时间: 2025-04-26 18:1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0:03
平叔知几语,疑于易学通。岁朝不相见,隔日问三公。
平叔对几句话的理解,让我对《易经》的学问产生了疑惑。岁末年初时我们不曾相见,隔了一天我便向三位公子询问。
《易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涉及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和思想。提到的“三公”在古代是国家的重要官员,代表了权力和智慧的象征。
刘克庄,宋代诗人,以诗词和散文著称,风格严谨,语言简练。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社会时事,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此诗时,刘克庄可能正值人生的某个重要阶段,面临着对学问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尤其是在岁末年初之际,更加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联系。
这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平叔知几语”的提及,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与思考,尤其是对《易经》的好奇和疑惑。这种疑惑不仅是对学问的追求,更是对人生道理的探究。岁朝的时间节点,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旧的结束,诗人以此为契机,反思人际关系的疏离与亲近。在“隔日问三公”中,隐含着对友人的关心与对话的渴望,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在这短短的几句中,刘克庄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展现了其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深邃的情感氛围。
平叔知几语中的“几”指的是:
A. 几个
B. 几句话
C. 幾次
“岁朝不相见”主要表达了:
A. 朋友之间的相聚
B. 时间的流逝与隔阂
C. 学问的追求
“隔日问三公”中“问”的意思是:
A. 提问
B. 询问
C.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