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1:14
声声慢 题符幼鲁风雪归舟图
作者: 厉鹗
征衫换色,客枕催寒,川涂自古酸辛。
楚尾吴头,风雪独自归人。
低迷冻鸥片影,恐吟魂搅乱江云。
远望外,有败芦断竹,何处孤村。
莫怪苍山白首,看凄清到此,愁也如君。
湿重帆迟,赢得画里閒身。
滩空梦回犬吠,正鸿妻相候柴门。
待岁晚,酌椒花全未是贫。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旅人换下旧衣,躺在寒冷的床上,感受到心头的酸楚。回首楚地与吴地,独自面对风雪归来。低空中漂浮着冻鸥的身影,可能会打扰到我的吟唱与思绪。远方望去,有破败的芦苇和断竹,不知何处是孤零零的村庄。不要怪我苍老的山头,正是经历了太多的凄凉与孤独,愁苦如你一般。湿重的帆迟迟未能启程,反而在画中显得游刃有余。滩边空荡荡的,梦回时听见犬吠,正好鸿雁的妻子在柴门前恭候。待到岁末,品尝椒花时,实在不是贫困的象征。
作者介绍:厉鹗(约1670-1730),清代诗人,字致远,号退庵,擅长诗词,风格清丽。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山水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诗人独自归舟,思绪纷飞,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声声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艰难归途中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全诗以风雪归舟为背景,开篇即描绘出旅途的寒冷与孤寂,“征衫换色,客枕催寒”,通过简单的词句勾勒出旅人的状态,令人感同身受。接着,诗人从楚地到吴地的游历,体现了漂泊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特别是“低迷冻鸥片影,恐吟魂搅乱江云”,表现了诗人独自归来时的忧伤与无奈,仿佛在说,即使是美丽的江云也无法安抚他心中的愁苦。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败芦断竹”描绘出寒冷的边境景象,暗示着孤独与荒凉。接下来的“莫怪苍山白首”,更是引发对生命和岁月的思考,苍山的白头似乎在提醒诗人,生活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都是不可避免的。而诗的末尾则转向希望,描绘了温馨的家庭场景,尽管身处逆境,却仍然能在岁末的团聚中找到一丝温暖与快乐,反映了人类对生活的坚持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旅人归乡路上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表达出对亲情和温暖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生活依然保持希望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征衫”指的是什么?
“楚尾吴头”指代什么?
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体现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