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5:11
伶俜身世,漂泊风尘,十年江上偷安。
捷报争飞,起看锦绣川原。
高歌杜陵佳句,卷诗书收涕成欢。
归计稳,有巴童不寐,夜半行船。
谁道依然留滞,费熏炉重熨,料理春寒。
楚尾吴头,魂随潮信空还。
璇机自深闺思,怎知人去住艰难。
待剪烛,梦西窗閒话夜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身世的孤独与漂泊的风尘,使他在江上漂流了十年,虽有一时的安宁。捷报传来,欣喜地看到美丽的山川。高歌阮籍的诗句,卷起诗书,泪水中夹杂着欢笑。归来的计划已经稳妥,但巴子的小孩却无法入眠,夜深时仍要行船。谁曾想自己依然滞留在他乡,长时间的熏香炉和重重的衣物让人感到春寒。楚国的尾声和吴国的头部,灵魂随潮水而空归。深闺中的思绪,如今如何能知他人离去后的艰难?待到剪烛时分,梦中的西窗仍然在闲聊夜色。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个人的遭遇与社会现实。他的诗风典雅而又富有情感,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场景。
本诗创作于日本战败降临之际,诗人借着对江河的思考,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忧虑。
这首《声声慢》以其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伶俜身世”自述,表达了他十年漂泊的无奈与孤独,展现了历史的风尘与个体的脆弱。在面对“捷报”的欢愉时,诗人却不忘杜甫的豪情,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自身处境的对比,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
“归计稳,有巴童不寐”,这句透出一丝温暖,然而紧接着的“谁道依然留滞”又揭示了现实的无情。诗人在对比中,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几句“璇机自深闺思,怎知人去住艰难”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深切感悟。
诗的结构层次分明,情感的起伏与意象的变化相辅相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漂泊与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情感共鸣。
意象词汇:
诗中“伶俜身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安宁
“捷报争飞”中的“捷报”指的是什么?
A. 胜利的消息
B. 旅行的消息
C. 亲人的消息
D. 生活的消息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
A. 忘记
B. 思念
C. 嫌弃
D. 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