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声声慢 读涉江词,和其闻日本败降之作

《声声慢 读涉江词,和其闻日本败降之作》

时间: 2025-04-28 19:15:11

诗句

伶俜身世,漂泊风尘,十年江上偷安。

捷报争飞,起看锦绣川原。

高歌杜陵佳句,卷诗书、收涕成欢。

归计稳,有巴童不寐,夜半行船。

谁道依然留滞,费熏炉重熨,料理春寒。

楚尾吴头,魂随潮信空还。

璇机自深闺思,怎知人、去住艰难。

待剪烛,梦西窗、閒话夜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5:11

原文展示:

伶俜身世,漂泊风尘,十年江上偷安。
捷报争飞,起看锦绣川原。
高歌杜陵佳句,卷诗书收涕成欢。
归计稳,有巴童不寐,夜半行船。
谁道依然留滞,费熏炉重熨,料理春寒。
楚尾吴头,魂随潮信空还。
璇机自深闺思,怎知人去住艰难。
待剪烛,梦西窗閒话夜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身世的孤独与漂泊的风尘,使他在江上漂流了十年,虽有一时的安宁。捷报传来,欣喜地看到美丽的山川。高歌阮籍的诗句,卷起诗书,泪水中夹杂着欢笑。归来的计划已经稳妥,但巴子的小孩却无法入眠,夜深时仍要行船。谁曾想自己依然滞留在他乡,长时间的熏香炉和重重的衣物让人感到春寒。楚国的尾声和吴国的头部,灵魂随潮水而空归。深闺中的思绪,如今如何能知他人离去后的艰难?待到剪烛时分,梦中的西窗仍然在闲聊夜色。

注释:

  • 伶俜:形容孤独、凄凉的状态。
  • 漂泊风尘:指在外漂泊、经历风雨的生活。
  • 捷报:指胜利的消息。
  • 杜陵:指杜甫的故乡,诗人借此表达对古代诗人的敬仰。
  • 巴童:指巴地的孩童,可能是指江上小船的船童。
  • 楚尾吴头:指楚国与吴国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离散与归属感的缺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个人的遭遇与社会现实。他的诗风典雅而又富有情感,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日本战败降临之际,诗人借着对江河的思考,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声声慢》以其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伶俜身世”自述,表达了他十年漂泊的无奈与孤独,展现了历史的风尘与个体的脆弱。在面对“捷报”的欢愉时,诗人却不忘杜甫的豪情,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自身处境的对比,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

“归计稳,有巴童不寐”,这句透出一丝温暖,然而紧接着的“谁道依然留滞”又揭示了现实的无情。诗人在对比中,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几句“璇机自深闺思,怎知人去住艰难”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深切感悟。

诗的结构层次分明,情感的起伏与意象的变化相辅相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伶俜身世,漂泊风尘:自述身世孤独,生活在风尘之中。
  2. 十年江上偷安:在江上漂泊十年,偶有短暂安宁。
  3. 捷报争飞,起看锦绣川原:听闻胜利的消息,欣喜地观察美丽的山川。
  4. 高歌杜陵佳句,卷诗书收涕成欢:高声吟唱杜甫的诗句,诗书间夹杂着泪水与欢笑。
  5. 归计稳,有巴童不寐,夜半行船:归乡的计划已经稳妥,但小船上的孩子却无法入睡。
  6. 谁道依然留滞,费熏炉重熨,料理春寒:谁能想到自己仍旧滞留,熏香炉的气味与厚重的衣物让人感到寒冷。
  7. 楚尾吴头,魂随潮信空还:楚国与吴国的地理象征,让人感到灵魂的漂泊与归属。
  8. 璇机自深闺思,怎知人去住艰难:深闺中的思绪,如何能理解他人离去后的艰难。
  9. 待剪烛,梦西窗閒话夜阑:等待剪烛,梦中与友人闲聊至夜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楚尾吴头”,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魂随潮信”,生动地体现了灵魂的漂泊。
  • 拟人:如“巴童不寐”,赋予孩童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漂泊与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漂泊。
  • 巴童:代表着无辜与纯真,反映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 春寒:象征着生命中的冷却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伶俜身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安宁

  2. “捷报争飞”中的“捷报”指的是什么? A. 胜利的消息
    B. 旅行的消息
    C. 亲人的消息
    D. 生活的消息

  3.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 A. 忘记
    B. 思念
    C. 嫌弃
    D. 疏远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思考。
  • 《春望》(杜甫):表达对国家和自身处境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声声慢》《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思考,但《声声慢》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现,而《春望》则充满了对国破家亡的悲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历史的对话》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洛阳道中感怀 留题郡楼 临海驿夏日 离京作 离京日作 酒醒 九日群公出游郊外余方卧郡斋听水因寄一绝呈 九日不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给人足 茫然自失 一坐之顷 未便 提手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飠字旁的字 梨霜 纤介之疾 悠然自得 考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辰字旁的字 包含暇的成语 两言可决 先字旁的字 欺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