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9:44:08
原文展示:
小寒初度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
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
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
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苕水湄。
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
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
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苹吹花覆苕水。
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
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
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
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
人生百年如寄耳,七十朱颜能有几?
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欲带经锄。
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白话文翻译:
小寒节气刚过,梅花岭上寒意渐浓,万壑千岩都远离人境。我在这清幽的地方,随意划着小舟,仿佛一梦回到乡井。醒来时,眼前尽是湖光山色,鸭绿江的波浪摇曳着凤凰的影子。海陵的隐士没有云梯,年末时分在苕水边搭起了小屋。山腰悬挂着苍玉佩,野马却不受黄金的羁绊。门前车盖在风中猎猎作响,笑着倚靠清流,数着自己鬓角的白发。汀洲相见时春风已经起,白苹的花瓣覆盖着苕水。漂泊万里,仍未得归,眼望沧浪,不禁泪如洗。北雁南来,带来素书,苦言大雨淹没了我的小屋。清斋十天不煮鼎,曲突常常是龟和鱼的巢。今年的谷物如水般贱,青铜钱袋却已空虚。人生百年似寄居,七十岁容颜又能有几?有子不必论贤与愚,倪生徒然想带着经书耕作。天南的朋友看看我东坡的老头子,是否真的是一生都荒废了读书。
注释:
- 小寒: 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加深。
- 梅花岭: 指梅花盛开的山岭,象征着清幽的环境。
- 鸭绿波: 指鸭绿江,江水波动,映出美丽的倒影。
- 海陵居士: 苏轼自称,居住在海陵的隐士。
- 苍玉佩: 指一种美丽的玉器,悬挂在山腰上。
- 白苹: 白色的水生植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北雁南来: 北方的雁群飞往南方,象征着迁徙。
- 清斋: 指安静的书房,表示清淡的生活。
- 人生百年如寄: 形容人生短暂,如同寄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词和散文方面。
创作背景:
《清远舟中寄耘老》创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在经历了政治波折、失去亲友后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对归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寄托,显示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苏轼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开篇的“小寒初度梅花岭”引入了清新的自然景象,迅速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在清远的环境中泛舟,可以看作是一种隐逸生活的体现,然而他内心却是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这一句表达了漂泊的无奈与对家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此外,诗中多次提到自然景象,如“鸭绿波摇凤凰影”,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不仅呈现了外部的美丽世界,还折射出他内心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在叙述中不断交织着自然与人事,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惜。通过对生命的哲理性反思,诗人在岁月中寻求解脱与宁静,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寒初度梅花岭”: 小寒节气刚过,梅花岭上的梅花开始绽放,表现出诗人的所处环境和时节。
- “万壑千岩背人境”: 描绘了深山老林的景象,远离尘世喧嚣,给人一种清幽之感。
- “清远聊为泛宅行”: 诗人随意划舟,享受宁静的时光,表达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一梦分明堕乡井”: 在梦中回到了故乡的水井,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觉来满眼是湖山”: 醒来后,眼前尽是美丽的湖光山色。
- “鸭绿波摇凤凰影”: 描绘鸭绿江的水波,影子摇曳,营造出一种灵动的美感。
- “海陵居士无云梯”: 海陵的隐士没有云梯,暗示着隐居生活的清幽与简朴。
- “岁晚结庐苕水湄”: 年末在苕水边搭建小屋,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 “山腰自悬苍玉佩”: 山腰上悬挂着玉佩,象征着高贵与清雅。
- “野马不受黄金羁”: 野马不受金钱的束缚,表现出一种自由的精神。
- “门前车盖猎猎走”: 描绘车马在门前走动的情景,暗示了世事的繁忙。
- “笑倚清流数鬓丝”: 诗人微笑着靠在清流边,数着自己白发,表现对岁月的感慨。
- “汀洲相见春风起”: 在汀洲见面时,春风已起,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 “白苹吹花覆苕水”: 白苹的花瓣覆盖在水面,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万里飘蓬未得归”: 诗人漂泊万里,仍未能归家,表达思乡之情。
- “目断沧浪泪如洗”: 眼望沧浪,泪水如洗,展现出对归属的渴望与无奈。
- “北雁南来遗素书”: 北方的雁群带来书信,暗示朋友的问候。
- “苦言大浸没我庐”: 大雨淹没了诗人的小屋,表达生活的艰辛。
- “清斋十日不然鼎”: 在清静的书房中十天未曾做饭,表现出诗人对物质的淡泊。
- “曲突往往巢龟鱼”: 表达了自然中的生机,龟与鱼在曲突中栖息。
- “今年玉粒贱如水”: 今年的谷物像水一样便宜,反映农事的困境。
- “青铜欲买囊已虚”: 想用青铜买东西,但钱袋已空,表现生活的拮据。
- “人生百年如寄耳”: 人生短暂,犹如寄居,强调人生的无常。
- “七十朱颜能有几?”: 只有七十岁,容颜又能保持多久?
- “有子休论贤与愚”: 有了孩子,不必再讨论贤与愚,表现对世俗的超然。
- “倪生枉欲带经锄”: 倪生徒然想带着经书去耕作,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 “天南看取东坡叟”: 请南方的朋友来看看我这个东坡的老头子,表现出一种自嘲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对自然的比喻,展现诗人内心的情感,比如“万里飘蓬”表达漂泊与无奈。
- 拟人: 对自然景物进行拟人化处理,使其更具生动感,如“鸭绿波摇凤凰影”。
- 对仗: 诗中使用了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表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故乡的怀念。诗人虽然身处清幽的自然中,但内心却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归属的渴望,体现了他对生活真谛的追求与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象征坚韧与高洁,暗示诗人品格。
- 湖山: 代表自然美景,反映诗人的心境。
- 鸭绿江: 象征诗人家乡,承载思乡之情。
- 北雁: 代表迁徙与思念,寄托对友人的牵挂。
- 青铜: 代表财富与生活的困境,映射社会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鸭绿波摇凤凰影”主要表达了:
A. 诗人的渴望
B. 自然的美丽
C. 对故乡的思念
D. 生活的无奈
-
【填空题】“清斋十日不然鼎”中,“清斋”指的是____。
-
【判断题】诗中“人生百年如寄耳”的意思是人生非常短暂,正确吗?(是/否)
答案:
- B
- 安静的书房
- 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 同样是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人生的感悟。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另一首描绘自然与历史的词作,展现苏轼的豪迈与深情。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 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表现隐逸生活的宁静。
- 李白《月下独酌》: 表达了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