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8:13
原文展示: 黄河晓渡 罗邺 〔唐代〕 大河平野正穷秋,羸马羸僮古渡头。 昨夜莲花峰下月,隔帘相伴到明愁。
白话文翻译: 在黄河边的广阔平原上,正值深秋时节,一匹瘦弱的马和一个小童站在古老的渡口。 昨夜,莲花峰下的月光透过帘幕,陪伴着我直到天明,心中充满了忧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深沉的情感。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面对黄河的壮阔和深秋的萧瑟,抒发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面对黄河的壮阔和深秋的萧瑟,抒发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的“羸马羸僮”和“隔帘相伴到明愁”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内心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边的深秋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的“大河平野正穷秋”描绘了黄河边的广阔平原和深秋的萧瑟,而“羸马羸僮古渡头”则通过瘦弱的马和小童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昨夜莲花峰下月,隔帘相伴到明愁”则通过月光和帘幕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月光透过帘幕,陪伴诗人直到天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无法消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通过描绘黄河边的深秋景象和瘦弱的马和小童的形象,以及月光和帘幕的意象,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大河”指的是什么? A. 长江 B. 黄河 C. 淮河 答案:B
诗中的“羸马羸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B
诗中的“隔帘相伴到明愁”中的“相伴”是指什么? A. 诗人自己 B. 月光 C. 小童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