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46
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别杨长史前往果州,
褒斜山的路不好走,你要去哪里呢?
鸟儿的飞行路径有千里之远,
猿猴的叫声在山中回荡,整整十二个时辰。
在官桥上,祭酒的客人聚集,
山中的木头旁有女郎的祠堂。
别后共看明月,
你一定会听见杜鹃的悲鸣。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王右丞,唐代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出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的和谐美。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常蕴含哲理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送杨长史赴果州》是王维为朋友杨长史送行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祝福与惜别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交织,反映出王维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感伤。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王维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自然景象。诗的开头就以“褒斜不容幰”引入,暗示送别之路的艰难,表现了对友人的牵挂。接着“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通过鸟的飞行和猿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漫长的感觉,寓意着远行的艰辛与离别后的寂寞。
随后“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描绘了送别场景的热闹与肃穆,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最后一句“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则将情感引向更深层次,明月象征着思念和团圆,而杜鹃的声音则是对离别的哀伤。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出王维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
诗中运用了比喻(“鸟道”比喻行路的艰难)、对仗(“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画面感,体现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反映了离别时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连接。
诗中提到的“褒斜”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别后同明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猿声十二时”中的“十二时”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