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3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25
剔银灯
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 毛滂
帘下风光自足。春到席间屏曲。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花映酃湖寒绿。
汨罗愁独。又何似红围翠簇。
聚散悲欢箭速。不易一杯相属。
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
罗熏绣馥。锦瑟畔低迷醉玉。
在帘子下的风光自有其美,春天来临,席间的屏风与曲调交融。
瑶瓮中的酒酥软融化,杯盏之间如蚂蚁般嘈杂,花影映照着酃湖的寒绿。
汨罗江的愁苦独自涌上心头,又怎能比得上红围绿簇的热闹场景?
聚散之间,悲欢如箭般迅速,哪能轻易找到一杯相互交融的酒?
频频点燃银灯,耳边别有一番乐声,还有龙膏美酒等待续杯。
绣香罗裙飘散芬芳,锦瑟旁低迷醉倒如玉。
毛滂(生卒年不详),字正之,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情感为题材。
《剔银灯》作于春宴之际,寓意在欢庆中感叹人生的聚散与无常。诗中融入了对古典文化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剔银灯》是一首描绘春宴情景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动的宴会气氛。诗中开头的“帘下风光自足”,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随着诗的推进,瑶瓮中的酒、杯盏的喧闹,仿佛让人置身于热闹的宴会之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欢聚的快乐。
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表面的欢愉,而是引入了“汨罗愁独”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屈原的缅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聚散悲欢箭速”一句,深入描绘了人生中聚会与离别的迅速与无奈,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脆弱。
最后的“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则展示了酒宴的继续与乐声的悠扬,形成了一种生动的对比,既有欢快,也有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反思,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追思,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样。
诗中“瑶瓮”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汨罗愁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频剔银灯”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