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剔银灯 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剔银灯 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时间: 2025-05-06 19:32:25

诗句

帘下风光自足。

春到席间屏曲。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花映酃湖寒绿。

汨罗愁独。

又何似、红围翠簇。

聚散悲欢箭速。

不易一杯相属。

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

罗熏绣馥。

锦瑟畔、低迷醉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25

原文展示

剔银灯
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 毛滂

帘下风光自足。春到席间屏曲。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花映酃湖寒绿。
汨罗愁独。又何似红围翠簇。
聚散悲欢箭速。不易一杯相属。
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
罗熏绣馥。锦瑟畔低迷醉玉。

白话文翻译

在帘子下的风光自有其美,春天来临,席间的屏风与曲调交融。
瑶瓮中的酒酥软融化,杯盏之间如蚂蚁般嘈杂,花影映照着酃湖的寒绿。
汨罗江的愁苦独自涌上心头,又怎能比得上红围绿簇的热闹场景?
聚散之间,悲欢如箭般迅速,哪能轻易找到一杯相互交融的酒?
频频点燃银灯,耳边别有一番乐声,还有龙膏美酒等待续杯。
绣香罗裙飘散芬芳,锦瑟旁低迷醉倒如玉。

注释

  • 瑶瓮:一种用美玉制作的酒器,象征珍贵的美酒。
  • 羽觞:指轻盈的酒杯。
  • 汨罗愁独:汨罗江因屈原而闻名,此处表达诗人对屈原的思念与愁苦。
  • 龙膏:一种美酒,古人常用“龙”来形容酒的珍贵与美味。
  • 罗熏绣馥:罗裙散发着香气,形容女子的妆扮与风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生卒年不详),字正之,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剔银灯》作于春宴之际,寓意在欢庆中感叹人生的聚散与无常。诗中融入了对古典文化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剔银灯》是一首描绘春宴情景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动的宴会气氛。诗中开头的“帘下风光自足”,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随着诗的推进,瑶瓮中的酒、杯盏的喧闹,仿佛让人置身于热闹的宴会之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欢聚的快乐。

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表面的欢愉,而是引入了“汨罗愁独”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屈原的缅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聚散悲欢箭速”一句,深入描绘了人生中聚会与离别的迅速与无奈,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脆弱。

最后的“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则展示了酒宴的继续与乐声的悠扬,形成了一种生动的对比,既有欢快,也有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反思,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下风光自足:帘子下的景色自有其美,不需外界的装饰。
  2. 春到席间屏曲:春天的气息渗透到宴席中,屏风上曲调动人。
  3.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珍贵酒器中的酒融化,杯盏之间热闹如蚁。
  4. 花映酃湖寒绿:花影映照着寒绿的酃湖,美丽而宁静。
  5. 汨罗愁独:暗指屈原,表达孤独与愁苦。
  6. 又何似红围翠簇:与热闹的宴会相比,独自的愁苦显得更加孤单。
  7. 聚散悲欢箭速:聚会与离别间的悲欢如箭般迅速。
  8. 不易一杯相属:相聚的情感难以用一杯酒来表达。
  9. 频剔银灯:频频点燃银灯,象征宴会的热闹延续。
  10. 别听牙板:耳边乐声悠扬,不觉沉醉。
  11. 尚有龙膏堪续:美酒未尽,仍有龙膏等待续杯。
  12. 罗熏绣馥:女子的香气四溢,展现出美丽的风情。
  13. 锦瑟畔低迷醉玉:在锦瑟旁沉醉,仿佛如玉般的迷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酒比作龙膏,彰显其珍贵。
  • 拟人:花影与湖水的互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追思,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银灯:象征光明与热闹,代表宴会的氛围。
  2. 瑶瓮:代表珍贵的酒,象征欢聚与美好时光。
  3. 汨罗:代表历史与忧伤,连接屈原的传说。
  4. 花影:象征自然之美,传递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瑶瓮”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酒器
    • C. 一种衣物
    • D. 一种花卉
  2. 诗中提到的“汨罗愁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屈原
    • D. 陶渊明
  3. 诗中提到的“频剔银灯”意指什么?

    • A. 继续宴会
    • B. 结束宴会
    • C. 点亮夜空
    • D. 送客离去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毛滂《剔银灯》与苏轼《水调歌头》:两者都描写了宴会场景,但毛滂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变化,而苏轼则更强调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首诗均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但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讲解与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月 楞枷山房二绝 口占 族叔畴甫老死於场屋人共惜之其子得瑞梅於园 续洗兵马上李制置 和黄几叔墨梅二绝 凉月二首 次韵可庵梅 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三首 鹧鸪天(为老人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葵倾向日 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澣海 童真 净盘将军 凵字底的字 克字旁的字 西内 包含赏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包含俭的成语 毛发不爽 束带蹑履 凿隧入井 一般无二 枯木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