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7:34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隋宫丝管,曾醉倡家红玉椀。
瘦马芦沟,又上燕姬卖酒楼。
十年一别,往事濛濛那可说。
画里逢君,同把扬州月色分。
在隋朝的宫廷乐器中,我曾醉倒在那些歌妓的红玉杯前。
如今,瘦弱的马儿在芦沟边,我又来到了燕姬的酒楼。
十年后再见,往事朦朦胧胧难以诉说。
在画中遇见你,让我们共同分享这扬州的月色。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700),字子升,号澹庐,浙江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抒情风格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历史景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清代,社会动荡和变革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过往的回忆与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旧友的重逢。开篇提到的“隋宫丝管”,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诗人在酒楼的回忆中,回想起过去的欢愉,便将时间拉回到那醉人的夜晚,展现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瘦马芦沟”的意象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使得昔日的繁华变得遥远与模糊。诗中提到的“十年一别”,不仅是时间的跨度,更是一种人生的感慨,往事如烟,难以再述。此处,诗人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最终,诗人用“画里逢君,同把扬州月色分”作为结尾,画中相遇的意象充满了梦幻与美好,既象征着对旧友的怀念,也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对重逢的期盼,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隋宫丝管”代表什么?
“十年一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同把扬州月色分”中“扬州”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