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依韵酬益利钤辖马端左藏

《依韵酬益利钤辖马端左藏》

时间: 2025-04-26 23:07:28

诗句

滥登清顯遇公朝,岂有才谋可致尧。

拙守自惭成木强,宦游谁欢仅蓬飘。

醉来多谢提壶劝,归去宁烦杜宇招。

好乐当年开口笑,此心无事愧重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7:28

原文展示:

依韵酬益利钤辖马端左藏
作者:范仲淹
滥登清显遇公朝,岂有才谋可致尧。
拙守自惭成木强,宦游谁欢仅蓬飘。
醉来多谢提壶劝,归去宁烦杜宇招。
好乐当年开口笑,此心无事愧重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感慨与自我反省。登上显赫的地位,遇见了公朝,但我怎敢妄自尊大,认为自己有才华可以比肩尧舜?我拙劣的守节,让我深感惭愧,如同脆弱的木头。仕途游历,谁会为我欢喜,只是随风飘荡的蓬草。喝醉了酒,满心感谢劝酒的人,回到家中,又何必在乎杜宇的鸣叫?曾经快乐的时光,开口欢笑,而今心中无事,却因无所事事而感到羞愧。

注释:

  • 滥登:滥,轻率;登,指登上显赫的地位。
  • 公朝:指朝廷,公指尊贵的人。
  • 才谋:才华与谋略。
  • :古代贤明的帝王,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
  • 拙守:拙劣的守节。
  • 木强:比喻脆弱的木材,暗喻自身的软弱。
  • 蓬飘:蓬草随风飘荡,象征无依无靠。
  • 杜宇:指杜鹃鸟,常用以比喻离别或悲伤。
  • 重霄:高空,象征高远的理想或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因其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而广受推崇。他致力于改革,主张“以人为本”,并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强调士人的责任与担当。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范仲淹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思考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诗中反映了他对政治环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他对个人价值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范仲淹的《依韵酬益利钤辖马端左藏》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政治的忧虑。首句“滥登清显遇公朝”,一语点出其身处显赫地位,却又感到无所适从,流露出对自身能力的自我怀疑。接下来的“岂有才谋可致尧”,则进一步说明了他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尧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理想,而他却认为自己不配。

诗中“拙守自惭成木强”意在表达他对自我修养的惭愧,木材的脆弱象征着他内心的脆弱与无奈。对宦游的无奈情绪在“宦游谁欢仅蓬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蓬草的无根状态与他内心的孤独感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醉来多谢提壶劝”则透露出一种对外界关怀的感激,尽管内心忧虑,但在酒中却能找到片刻的宁静。最终,他回归自我,带着一份无所事事的羞愧感,结束了这段内心的独白。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范仲淹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士人对政治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与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滥登清显遇公朝:轻率地登上显赫的地位,遇到堂皇的朝廷。
  2. 岂有才谋可致尧:难道自己有才华和谋略可以比肩尧舜?
  3. 拙守自惭成木强:拙劣地守住节操,心中羞愧如同脆弱木材。
  4. 宦游谁欢仅蓬飘:在宦海中漂泊,谁会为我欢喜,只有我像蓬草般随风飘荡。
  5. 醉来多谢提壶劝:喝醉了酒,感谢劝酒的人。
  6. 归去宁烦杜宇招:回家后又何必在乎杜宇的鸣叫。
  7. 好乐当年开口笑:曾经的快乐时光,开口欢笑。
  8. 此心无事愧重霄:如今心中无事,却因无所事事而感到羞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身的脆弱比作“木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惭愧。
  • 对仗:如“醉来多谢”与“归去宁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蓬草象征着无根的漂泊,杜宇象征着乡愁与悲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仕途的无奈与自我反省展开,传达了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与内心的愧疚感,展现了士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显:象征地位的显赫,代表政治理想的高尚。
  • :古代圣王,象征理想的治国之道。
  • 木强:象征脆弱与无力。
  • 蓬飘:象征漂泊与无依无靠。
  • 杜宇:象征离别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尧”象征着什么? A. 君王
    B. 理想的统治者
    C. 诗人
    D. 自然

  2. “醉来多谢提壶劝”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感激? A. 自己
    B. 官员
    C. 劝酒的人
    D. 朋友

  3. 诗人对宦游的态度是: A. 愉快
    B. 无奈
    C. 自豪
    D. 忧伤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反映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 杜甫的《登高》: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范仲淹与李白: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范仲淹更倾向于自我反省,而李白则更多展现豪放与洒脱。
  • 范仲淹与杜甫:两者同为士人,但范仲淹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宋诗三百首》、《中国古代文学史》、范仲淹的传记与研究论文。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溪许希贤自号拙逸为赋四绝 其二 庚辰六月陪谨斋准轩雅山游西禅超师院以柳诗 庚寅秋病得语不复诠次名曰感怀 其二 春锄行 宝剑化 山行 楚翁别五年丙午四月来山中风雨数日因话旧作 落花 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 里中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呵罗单 黑字旁的字 孤豚腐鼠 忠言嘉谟 齐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包含班的词语有哪些 摇相应和 转日回天 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引弓 谢豹 私字儿的字 冥通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猴的成语 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框图 铁肠石心 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