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25
孤光千里与君逢,最爱无云四望通。
处处楼台竞歌宴,的能爱月几人同。
在这孤独的月光下,我与你相遇,最喜欢的是那无云的天空,四处都能看见明月。各处的楼台上,人们正在尽情歌唱庆祝,但能够同赏明月的又有几人呢?
本诗中提到的“月”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团圆与思念,尤其在中秋佳节时尤为突出。中秋节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共赏明月的节日,诗中借月抒情,表达了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岳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的诗词以豪放、高远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在中秋节期间创作,正值佳节之际,诗人感受到月圆人缺的遗憾,借月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赏佳景的渴望。
《依韵酬叶道卿中秋对月二首》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里,借月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以“孤光千里与君逢”引入,构建出一种孤独而又广阔的意境,月光下的相遇使人倍感珍惜。紧接着“最爱无云四望通”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无云的夜空下与友人共赏圆月,心灵相通。
后两句“处处楼台竞歌宴,的能爱月几人同”转向现实,描绘了各地人们热闹的庆祝场景,但随即以“的能爱月几人同”收束,带出一丝孤独与遗憾。这样的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对团圆的期待,更加深了对友人缺席的哀伤。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是对中秋佳节深刻的思考与感慨。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团圆的佳节中,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赏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光”指的是:
A. 太阳的光
B. 月亮的光
C. 星星的光
诗人最喜欢的天气是:
A. 阴天
B. 雨天
C. 晴天
“的能爱月几人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遗憾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但更加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依韵酬叶道卿》中则融合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思念,情感更加复杂。
以上内容为《依韵酬叶道卿中秋对月二首》的详细解析与相关学习资料。希望对你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