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7
今之刺史古诸侯,孰敢不分天子忧。自秋徂冬渴雨雪,旬奏空文惭转邮。得非郡国政未洽,刺史闭合当自忧。上赖天子仁且圣,神龙奔走不俟求。同云千里结雪意,一夕密下诚如羞。晓来赏心江海上,东望不见三神丘。浑祛疠气发和气,明年黍稷须盈畴。烟郊空阔猎者健,酒市暖热沽人稠。光精璨璨夺剑戟,清寒拂拂生衣裘。铃斋贺客有喜色,饮酣歌作击前筹。常愿帝力及南亩,尽使风俗如东邹。谁言吾子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
如今的刺史与古代的诸侯相比,谁敢不分担天子的忧虑?自秋天到冬天,干渴的天气急需雨雪,然而奏章中只是一纸空文,让人感到羞愧。难道是郡国的政务未能妥善处理,刺史对此不应该感到忧虑吗?幸而天子仁慈而明圣,神龙奔走不求回报。千里之遥的云层凝结着雪的意象,一夜之间密密麻麻地降下,恰如其羞。清晨在江海上令人愉悦,向东望去却看不见三神丘。浑然去除瘟疫的气息,生出和谐的气氛,明年黍稷丰收在望。烟雾弥漫的郊外开阔,猎人们精神抖擞,酒市热闹非凡,顾客稠密。阳光灿烂夺目,清寒的风轻轻拂过衣裘。铃斋中贺客面带喜色,饮酣高歌,击打前筹。常愿天子的力量波及南方,使风俗如同东邹那样美好。谁说我的儿子青春年少,他的心中所想是为了百姓的安危而歌唱。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饮冰室主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著称,是宋代文人中重要的政治家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北宋时期,当时政治动荡、天灾频发,诗人通过与贾黯的交流表达了对国家、百姓的关心,以及对天子仁爱之治的期许。
范仲淹的《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是一首蕴含深情的古诗,通过描绘当时的气候变化和政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今之刺史古诸侯,孰敢不分天子忧”,以对比手法,揭示了刺史的责任与压力,表明即使是地方官员也应心系国家大事。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秋冬的干旱和急需雨雪的描写,反映了对民生的忧虑,彰显出诗人对时局的敏感与深思。
中间部分描写了天子仁爱与神龙奔走的意象,表达了对天子治理的信任与期望。结尾处,诗人以“常愿帝力及南亩”表达了希望通过天子的力量使民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对社会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人民的关心,强调了地方官员的责任与忧虑,同时寄托了对天子仁爱的期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刺史”主要指什么?
“谁言吾子青春者”中的“吾子”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明年黍稷须盈畴”表达了什么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