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依韵酬叶道卿中秋对月二首

《依韵酬叶道卿中秋对月二首》

时间: 2025-05-01 08:17:23

诗句

天遣今宵无寸云,故开秋碧挂冰轮。

诗人不悔衣沾露,为惜清光岂易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7:23

原文展示:

天遣今宵无寸云,
故开秋碧挂冰轮。
诗人不悔衣沾露,
为惜清光岂易亲。

白话文翻译:

今晚天公特意不让有一丝云彩,所以才让明亮的秋天的天空高挂着圆圆的月亮。诗人虽说不后悔衣服沾湿露水,但为了珍惜这清澈的月光,岂是容易亲近的呢?

注释:

  • 天遣:天公安排。
  • 寸云:细微的云彩。
  • 秋碧:秋天清澈的天空。
  • 冰轮:冰冷的月亮,这里用来比喻明亮的月球。
  • 诗人:指自己。
  • 不悔:没有后悔。
  • 衣沾露:衣服沾上露水,形容在清晨时分的境况。
  • 惜清光:珍惜这明亮的月光。
  • 岂易亲:哪里容易亲近(指与清光的接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岳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其壮丽的诗篇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作。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中秋之夜,正值农历八月十五,象征团圆和思念。在这个节日里,月亮被视为最美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对明月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清静与宁谧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天遣今宵无寸云”开篇,直入主题,描绘了一个清澈、明亮的中秋之夜。诗中的“寸云”不仅描述了无云的夜空,更暗示着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中的清晰思绪。接着,诗人用“故开秋碧挂冰轮”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月亮高悬,映衬出秋天的蓝天,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清澈与澄明。

“诗人不悔衣沾露”,此句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洒脱。他愿意在清晨的露水中浸润自己,只为那一轮明月的照耀,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理解。最后一句“为惜清光岂易亲”则引发了深层的思考:美好的事物虽难以接近,但仍然值得珍惜。全诗透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遣今宵无寸云:今晚没有云彩,是天公的安排,营造出一个明亮的夜晚。
  2. 故开秋碧挂冰轮:正因为天公如此安排,才让这明亮的月亮高挂在清澈的秋空中。
  3. 诗人不悔衣沾露:虽然衣服沾湿了露水,诗人并不后悔,这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接纳和热爱。
  4. 为惜清光岂易亲:为了珍惜这美丽的月光,接近它并不容易,暗示了人与美好事物之间的距离和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冰轮”比喻月亮,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意象和结构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天公拟人化,使自然现象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中秋的明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反映了诗人在清净自然中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思念与美好。
  • 露水:象征清晨的清新与生命的滋养。
  • 秋天:象征丰收、成熟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遣今宵无寸云”描绘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风 B. 云 C. 月亮 D. 雨

  2. 诗人愿意“衣沾露”是出于对什么的珍惜? A. 财富 B. 友情 C. 自然 D. 权力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着重于人与月亮的关系,流露出更深的情感思考。而范仲淹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思考,两者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范仲淹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驻马听·吹 寄生草·饮 沉醉东风·渔夫 得胜乐·夏 天净沙·冬 天净沙·夏 天净沙·秋 四代好 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 八声甘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柔情似水 随世沉浮 止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黔突暖席 女头 同尘合污 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赤氏 佚失 車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知人知面不知心 老死沟壑 嫣然含笑 包含斧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