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8:42
过佛教子岭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冈回岭转翠相重,
觅语酬山未了工。
却恐前一是摩诘,
此身今落花图中。
这首诗描写了山岭的重叠和青翠,诗人在追寻与山的对话,却发现自己尚未完成的事情。诗人担心自己前面所看到的景象是隐喻的摩诘山,自己此刻就像是一幅落花的画卷,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惆怅。
李弥逊,字德润,号子未知,生于宋朝,因其诗作多描写山水风景而为人所知。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过佛教子岭》创作于诗人游历山水之间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佛教文化影响下,诗人可能在此时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山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开头的“冈回岭转翠相重”展现出层峦叠嶂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觅语酬山”,在寻求与山的交流时,折射出一种对内心情感的探寻。接下来的“却恐前一是摩诘”,则显露出一种自我怀疑和对比,暗示了对王维的仰慕与不安。最后两句将诗人的感受凝聚在“此身今落花图中”,抒发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无奈,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幅被时间定格的画卷。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深层的情感共鸣,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诗人用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短暂的感悟,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我的反思。
诗中“冈回岭转翠相重”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此身今落花图中”中“落花”象征什么?
诗人对王维的态度是?
李弥逊的《过佛教子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水的美景,但李弥逊更多地体现了自我反思的情感,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