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3:06
先生画梅如画龙,头角鳞爪森玲珑。
千枝万枝一气下,奔走雷电驱长风。
先画大干如截铁,细柯旋出摇青铜。
冻皴堆作盘错势,拳曲臃肿骄苍松。
攘臂奋腕绕席走,笔欲落纸神飞空。
须臾云气满四角,淋漓乱点寒花丛。
澹者欲傍竹篱径,艳者忽近珠帘栊。
繁英粲粲俨列屋,孤蕊脉脉嗟离宫。
就中五出未全出,将开不开春冲融。
踔厉奋发初挂敌,卒收险怪归中庸。
一时观者齐叫绝,彭门刺史心则忡。
忆昔曾作吴下守,讨春直到东圌东。
元墓石壁十里许,疏罗密织交纤浓。
瞥眼一别十六载,索笑但有清梦通。
间亭更忆林处士,俗骨欲换知无从。
晴窗喜见大泼墨,置身如在孤山峰。
始知先生有真宰,澹香清影常在胸。
画梅画骨兼画气,破万卷入青蒙茸。
张之高堂日坐卧,纵有庚尘乌能攻。
只恐破壁欲飞去,模糊雪海香濛濛。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3:06
童二树画梅歌
作者: 邵大业 〔清代〕
先生画梅如画龙,
头角鳞爪森玲珑。
千枝万枝一气下,
奔走雷电驱长风。
先画大干如截铁,
细柯旋出摇青铜。
冻皴堆作盘错势,
拳曲臃肿骄苍松。
攘臂奋腕绕席走,
笔欲落纸神飞空。
须臾云气满四角,
淋漓乱点寒花丛。
澹者欲傍竹篱径,
艳者忽近珠帘栊。
繁英粲粲俨列屋,
孤蕊脉脉嗟离宫。
就中五出未全出,
将开不开春冲融。
踔厉奋发初挂敌,
卒收险怪归中庸。
一时观者齐叫绝,
彭门刺史心则忡。
忆昔曾作吴下守,
讨春直到东圌东。
元墓石壁十里许,
疏罗密织交纤浓。
瞥眼一别十六载,
索笑但有清梦通。
间亭更忆林处士,
俗骨欲换知无从。
晴窗喜见大泼墨,
置身如在孤山峰。
始知先生有真宰,
澹香清影常在胸。
画梅画骨兼画气,
破万卷入青蒙茸。
张之高堂日坐卧,
纵有庚尘乌能攻。
只恐破壁欲飞去,
模糊雪海香濛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画梅高手的技艺。他的梅花画如同龙一样生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画中的梅树枝叶繁茂,气势如雷电奔腾,仿佛在迎风而立。首先,他画出粗壮的主干,像切割的铁,细小的枝条则如青铜般摇曳。画面上,冰冻的皴纹堆叠成错综复杂的姿态,显得强健而有力。画家挥动手臂,笔触在纸上飞舞,神采奕奕。
不久,画面上形成了云雾,寒梅如雨点般洒落。淡雅的梅花仿佛要靠近竹篱,小巧的花朵又瞬间靠近珠帘。繁盛的花朵整齐地排列在房屋前,孤独的花蕊则流露出对离宫的无奈。画中有五种花朵仍未完全盛开,似乎在等待春天的融化。
在创作过程中,画家奋发有力,初次展现出他的才华,最终又回归到中庸的境地。观者们纷纷叫好,彭门刺史心中也感到忐忑。回忆往昔,诗人曾在吴地守卫,春天时他到东圌东游玩。元墓石壁上,疏密的树影交错十里远。时光荏苒,他与十六年前的自己相别,唯有清梦相通。
在亭子中,他更想起林处士,世俗的枷锁却让他无法改变自己。晴窗下,他欣然见到那幅大泼墨的画,仿佛置身于孤山之巅。此时才明白,这位画家拥有真正的才华,清香与影子常驻心间。画梅不仅画出形状,还画出气韵,仿佛置身于万卷书中,感受着青色的朦胧。坐在高堂之上,纵然有尘世的纷扰,又有谁能来挑战他呢?只担心这幅画破壁而去,模糊在雪海之中,香气四溢。
邵大业,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与书画,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感情为主。他的诗风豪放、细腻,常常融入个人经历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是邵大业对一位画梅高手的赞美,表现了对梅花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创作背景可能与他自己的绘画经历和人生感悟密切相关,反映出他对自然与艺术结合的深刻理解。
《童二树画梅歌》是一首高度赞美梅花及其画作的诗歌,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梅花的美丽。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形态、气韵和色彩,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起首几句便用“画梅如画龙”将梅花的生动形象与龙的威猛相提并论,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画家的技艺高超。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细致入微地描述了梅树的每一部分,从粗壮的主干到细小的枝条,再到画面上淋漓的花朵,展现出梅花的繁茂与生动。特别是“须臾云气满四角,淋漓乱点寒花丛”,一句将画面生动呈现,仿佛观者也置身于画中,感受着梅花的灵动和寒意。
诗中“澹者欲傍竹篱径,艳者忽近珠帘栊”两句,展现了梅花不同的风格与姿态,既有优雅淡雅的一面,也有华丽夺目的一面,完美地展现出梅花多样的美感。这种对比丰富了诗的内涵,也让人感受到梅花的独特魅力。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回忆往昔,表达出对艺术和生活的深切思考,令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记忆的追寻。整首诗在描绘画梅的过程中,传递出一种艺术家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画家技艺的高超与梅花的多样之美。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记忆的追寻,反映了艺术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诗中“先生画梅如画龙”比喻的是什么?
A. 画家的技艺
B. 梅花的颜色
C. 画面的构图
D. 自然的景色
“澹者欲傍竹篱径,艳者忽近珠帘栊”描绘了哪种情景?
A. 梅花的孤独
B. 梅花的多样性
C. 画家的生活
D. 自然的风景
诗中提到的“彭门刺史”是用来表现什么?
A. 观者的赞叹
B. 画家的技艺
C. 自然的美
D. 生活的艰难
《梅花》 - 王安石
王安石在《梅花》中表现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与高洁,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坚定态度,与邵大业的《童二树画梅歌》在主题上有相通之处,都是对梅花的热爱与赞美,但王安石更加强调梅花的精神内涵,而邵大业则注重于技艺的表现与生动形象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