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5:28
僧舍访吕隐君为学上人题墨竹
作者: 高启 〔明代〕
山房竹雨过,
帘影霭春云。
得与幽人会,
何殊见此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舍的情景,雨水经过竹林,房间的帘影在春天的云朵中若隐若现。能够与这位隐士相遇,实在是与见到这位高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高启(1487年-1535年),字彭宗,号静庵,明朝诗人,和徐渭、冯梦龙并称。高启的诗歌通常以自然、隐逸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本诗创作于高启访友时,表达了他对隐士吕隐君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竹林的宁静,反映出他对自然与人际交往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中景象,展现了高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山房竹雨过,帘影霭春云”,用“竹雨”与“帘影”两种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可以听见雨水打在竹叶上的声音,透过帘子看见外面春天的云朵,整个画面显得幽静而清新。接下来的“得与幽人会,何殊见此君”则表达了他与隐士相聚的欣喜和对友人的珍视,隐士的存在就像是与高人交往,体现了心灵的契合。整首诗在宁静中带有柔和的情感,突显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他追求精神自由、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以上都是
“竹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
B. 清幽
C. 忧伤
D. 喧闹
“得与幽人会”中“幽人”指的是谁?
A. 高启
B. 吕隐君
C. 自然的灵魂
D. 诗中未提及的人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与高启的《僧舍访吕隐君》都描绘了隐士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酒与友谊的欢愉,而高启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的宁静,体现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