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期袁卿见过因出失值寄诗谢之

《期袁卿见过因出失值寄诗谢之》

时间: 2025-05-02 12:14:28

诗句

非关远出负幽期,自是江边枉棹迟。

谁道空回君恨切,未应如我到家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4:28

原文展示:

非关远出负幽期,自是江边枉棹迟。谁道空回君恨切,未应如我到家时。

白话文翻译:

这并不是因为远行而辜负了你我之间的约定,而是我在江边无谓地迟迟荡桨。谁说空手而归让你感到恨意,等我回到家时,未必会比现在更好。

注释:

  • 非关:并不是。
  • 远出:远行。
  • :辜负。
  • 幽期:幽静的约定。
  • 枉棹:白白地划桨。
  • 谁道:谁说。
  • 空回:空手而归。
  • 恨切:深切的怨恨。
  • 未应如我:未必会像我。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其中提到的“江边”意象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离别与思念,反映了诗人对彼此约定的珍视与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字彦之,号静庵,明代著名诗人,生于1510年,卒于1573年。他以诗歌的清新脱俗和情感真挚著称,是“明代诗坛三大家”之一,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极具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启与友人袁卿之间的约定未能如愿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歉意。诗中反映出高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非关远出负幽期”开头,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如约见面的歉意,否定了因远行而失约的说法,显示出他对友情的重视。接下来“自是江边枉棹迟”,通过描绘江边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因无法见到友人而心生愧疚的情感。此句中“枉”字,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两句“谁道空回君恨切,未应如我到家时”,反问的方式更加强调了诗人对友人感情的理解,暗示着即使空手而归,重聚的期待仍在心中。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运用了淡淡的忧伤与对友情的珍惜,表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非关远出负幽期”:并不是因远行而辜负了约定,表达了对友人的歉意。
    2. “自是江边枉棹迟”:自己在江边无谓地划桨,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心中的焦虑。
    3. “谁道空回君恨切”:反问,谁说空手而归会让你怨恨。
    4. “未应如我到家时”:未必会在我回到家时更加痛苦,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 修辞手法

    1.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2. 对仗:诗中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友谊与失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失约的歉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江边:象征着思念、离别和回忆。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非关远出负幽期”意指什么? a) 因远行而失约 b) 并不是因为远行而失约 c) 远行是值得的

  2. 诗中提到的“空回”是指什么? a) 带着礼物回去 b) 空手而归 c) 别离后的重聚

答案:

  1. b) 并不是因为远行而失约
  2. b) 空手而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高启的《期袁卿见过因出失值寄诗谢之》与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前者更为细腻,后者则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王山人草斋 悼深居迪元师兄 题圭上人山舍 闻蝉 秋夜长 古别离 伤别曲 阳关曲 寄远吟 春日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盯梢 黑天摸地 雨字头的字 匹段 白字旁的字 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动如雷霆 兴积 王字旁的字 过式 知人知面不知心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长字旁的字 出田 麻字旁的字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