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9:17
山中别宁公归西坞
——高启
一上香台看落晖,
沙村孤树晚依依。
老僧不出青山寺,
只有钟声送客归。
在香台上,一看到落日的余晖,
沙村里孤零零的树木在傍晚依依不舍。
老和尚不从青山寺中走出,
只有那钟声送我回去的路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与依依不舍之情。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 1374),字仲明,号孟休,明代初期著名诗人,生于浙江,后迁至福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山水田园诗。高启与他同时代的诗人如于谦、杨慎等人并称,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告别友人宁公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高启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内心的宁静。
此诗采用了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流露出诗人在告别时的深情与不舍。开头的“一上香台看落晖”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又略显哀伤的场景,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沙村,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沙村孤树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在分别时的心境。
接下来的“老僧不出青山寺”,则通过对老和尚的描述,暗示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与修行。老和尚的沉静似乎与诗人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孤独更显得浓烈。而最后一句“只有钟声送客归”,以钟声作为归去的伴奏,给人一种惆怅的归途感,既是对友人的送别,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构筑了一个安静、清幽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给人以沉思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沉浸在自然优美的山水之间,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落晖”指的是什么?
A. 日出的光辉
B. 夕阳的余晖
C. 月光
“老僧不出青山寺”中的“老僧”是指?
A. 年轻的和尚
B. 年长的和尚
C. 普通人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与不舍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