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之官五羊,过太和县登快阁,观山谷石刻,赋

《之官五羊,过太和县登快阁,观山谷石刻,赋》

时间: 2025-05-07 22:11:38

诗句

阁中陈迹故依然,欲问风流已百年。

南岸一峰东一塔,自言曾试老诗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1:38

原文展示:

之官五羊,过太和县登快阁,观山谷石刻,赋
阁中陈迹故依然,欲问风流已百年。
南岸一峰东一塔,自言曾试老诗仙。


白话文翻译:

在五羊的官署,途经太和县时登上快阁,观赏山谷中的石刻。
阁中陈列的遗迹依然如故,想要询问风流人物已过百年。
南岸有一座山峰,东边有一座塔,仿佛在自言自语,曾经试探过那位老诗仙。


注释:

字词注释:

  • :此处作介词,表示“在”或“从”。
  • :这里的意思是“依然”或“仍然”。
  • 欲问:想要询问。
  • 风流:指风雅的才华和名声。
  • 自言:自己说自己,含有自谦的意味。
  • 老诗仙:指的是李白,古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放荡不羁和才华横溢著称。

典故解析:

  • 老诗仙:李白被称为“诗仙”,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代表了盛唐的诗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溪,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美著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游历太和县时,登快阁观赏山谷石刻,反映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古代诗人李白的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登快阁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开头两句“阁中陈迹故依然,欲问风流已百年”引入了历史感,阁中那些曾经的文人墨迹至今仍在,让人想起风华绝代的李白。诗人不禁思索,百年间有多少风流人物涌现,又有多少人能与李白相提并论。

接下来的“南岸一峰东一塔”描绘了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历史的追忆。最后一句“自言曾试老诗仙”更是点明了李白的伟大,仿佛那座山峰和塔楼也在自豪地提到曾经与李白的相识。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自然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展现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阁中陈迹故依然:快阁中的遗迹仍然如故,表达了历史的延续性。
  2. 欲问风流已百年:想要询问那些风流人物,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3. 南岸一峰东一塔:描绘自然景观,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4. 自言曾试老诗仙:通过山和塔的“自言”,引出李白,彰显其不朽的才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岸一峰,东一塔”,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山峰和塔楼似乎在自言自语,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观引发对古代文人的思考,表现了对诗歌、不朽才华的敬仰,同时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历史,诗人对过去的追忆。
  2. :自然景观的象征,代表了壮丽的山水。
  3. 老诗仙:李白的象征,代表了绝世才华与风流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阁中陈迹故依然”中的“故”字是什么意思? A. 原来
    B. 旧的
    C. 依然
    D. 过去

  2. 诗中提到的“老诗仙”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3.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对历史的思考
    C. 生活的苦恼
    D. 对爱情的追忆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杨万里杜甫的作品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思考,杜甫的《登高》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交融。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敬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杨万里诗文集
  2. 《唐诗三百首》
  3. 《宋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林梅村解元 送李方水典教临皋 拟补春夜宴桃李园诗 其二 游洞霄宫 游洞霄宫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一 自上津赴边界防堵宿槐树沟口题壁 长湖舟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手光拳 木字旁的字 六夷 臼字旁的字 密开头的成语 麦字旁的字 以意为之 爿字旁的字 柴帘 遭逢不偶 頁字旁的字 嫩草怕霜霜怕日 极往知来 讥谈 意味深长 僧律 包含蛎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