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14
将赴朔方军应制
作者: 张说 〔唐代〕
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
恭凭神武策,远御鬼方人。
供帐荣恩饯,山川喜诏巡。
天文日月丽,朝赋管弦新。
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
胆由忠作伴,心固道为邻。
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
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辰。
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
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身。
这首诗描绘了将帅出征的盛况和心境。在明主的治下,礼乐兴盛,老臣出谋划策。将军恭敬地依靠着神武之策,远远地抵御敌国的侵扰。军中的帐幕因皇恩而显得荣耀,山川也因皇命而欢欣鼓舞。天文日月都显得明亮,朝廷的乐曲也焕然一新。年轻时我曾学习《三略》的计谋,年老时则感慨自己的才能不如当年。忠心耿耿的胆略与坚定的信念伴我同行。汉朝保卫了中原,胡人则被驱逐出塞北。连年征战后,不久就会迎来小康的日子。挥剑轻轻告别,尽兴歌唱忘却了苦辛。从古至今,我心向大志,报国而不图个人名利。
作者介绍:张说,字公瑞,唐代诗人,出身贫寒,经历了多次科举,终于在贞观年间得以入仕,以其清雅和恬淡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张说即将出征北方之际,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关心和对出征的豪情,体现了士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张说的《将赴朔方军应制》是一首抒发忠诚与豪情的诗作。诗的开头以“礼乐逢明主”开篇,突出了在明君治理下,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出征场景,表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接着,诗人提到“恭凭神武策”,表明他依赖于明智的战略与老成的谋士,体现了军事行动中的智慧和团结。之后,诗中提到的“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则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士兵们在离别时的豪情与壮志,表现出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与献身精神。整首诗情感激昂,寓意深远,既有对个人志向的追求,也有对国家前途的预期,表现出大唐士人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气势和情感。例如“剑舞轻离别”通过“剑舞”来表现告别的豪情,形成了生动的意象。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展示出士人心系国家、胸怀大志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剑舞轻离别”中的“剑”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鬼方人”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张说的《将赴朔方军应制》和高适的《别董大》,两首诗都表现了士人的豪情与对国家的忠诚,但张说的作品更侧重于出征的盛况与责任感,而高适则更加突出个人情感与友情。两者在表现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