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3:07
崔司业挽歌二首
作者:张说
海岱英灵气,胶庠礼乐资。
风流满天下,人物擅京师。
疾起扬雄赋,魂游谢客诗。
从今好文主,遗恨不同时。
象设存华馆,威仪下墓田。
凤池伤旧草,麟史泣遗编。
帷盖墟烟没,干旌陇日悬。
古来埋玉树,流恨满山川。
海岱之地英俊的灵气,胶庠所传的礼乐是富饶的资源。
风流人物遍布天下,杰出的人才多出于京师。
急速地写下扬雄的赋,灵魂游荡于谢客的诗篇。
从今以后好文的人主,留下的遗憾是未能同时共处。
象征着华馆的设立,威仪降于墓田之上。
凤池感伤旧日的草木,麟史为遗留的典籍而泣泪。
帷盖在荒烟中消失,干旌在陇上日影悬挂。
古往今来埋藏的玉树,流出的恨意遍布山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在朝中任职,善于写作,尤其擅长律诗和绝句,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崔司业挽歌二首》为悼念崔司业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人逝去的惋惜和对文化的珍视。
这首诗以悲悼的口吻开篇,描绘了海岱之地的英才和胶庠传承的礼乐,展示了文化的广阔与深厚。通过对风流人物的赞美,张说不仅回顾了往昔的辉煌,也暗含了对当下文人气象的思考。接下来的两联,通过对扬雄和谢客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文才的向往和对时间无情的感叹,反映出“才子”的孤独与遗憾。
后半部分的意象则更为沉重,描绘了象征着文人精神的华馆与墓田之间的对比,强调了文化的脆弱与历史的不可逆转。特别是“凤池伤旧草,麟史泣遗编”,不仅是对才华的怀念,更是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思,表现出诗人对文化的深切关怀与哀伤。
整首诗结构严谨,用词考究,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风采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逝去文人和文化的怀念与哀思,表现了唐代文人对历史的反思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以下哪一项不是诗中的意象?
A. 凤池
B. 玉树
C. 书房
张说的《崔司业挽歌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逝去文人的怀念
B. 对历史的赞美
C. 对自然的描绘
“风流满天下”中“风流”是指什么?
A. 诗歌
B. 才子
C. 美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张说的《崔司业挽歌二首》更侧重于哀悼与怀念,而李白则表达了对生活的豪情与洒脱。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分别反映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人生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