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崔司业挽歌二首

《崔司业挽歌二首》

时间: 2025-04-23 19:43:07

诗句

海岱英灵气,胶庠礼乐资。

风流满天下,人物擅京师。

疾起扬雄赋,魂游谢客诗。

从今好文主,遗恨不同时。

象设存华馆,威仪下墓田。

凤池伤旧草,麟史泣遗编。

帷盖墟烟没,干旌陇日悬。

古来埋玉树,流恨满山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3:07

原文展示

崔司业挽歌二首
作者:张说

海岱英灵气,胶庠礼乐资。
风流满天下,人物擅京师。
疾起扬雄赋,魂游谢客诗。
从今好文主,遗恨不同时。
象设存华馆,威仪下墓田。
凤池伤旧草,麟史泣遗编。
帷盖墟烟没,干旌陇日悬。
古来埋玉树,流恨满山川。

白话文翻译

海岱之地英俊的灵气,胶庠所传的礼乐是富饶的资源。
风流人物遍布天下,杰出的人才多出于京师。
急速地写下扬雄的赋,灵魂游荡于谢客的诗篇。
从今以后好文的人主,留下的遗憾是未能同时共处。
象征着华馆的设立,威仪降于墓田之上。
凤池感伤旧日的草木,麟史为遗留的典籍而泣泪。
帷盖在荒烟中消失,干旌在陇上日影悬挂。
古往今来埋藏的玉树,流出的恨意遍布山川。

注释

字词注释

  • 海岱:指海和岱山,象征着广阔的天地。
  • 胶庠:古代的学校,特指传承礼乐的地方。
  • 风流:才华横溢的文人。
  • 扬雄:汉代著名的辞赋家。
  • 谢客:指谢灵运,南朝诗人。
  • 华馆:象征高雅的文化殿堂。
  • 凤池:古代文人聚集的地方,象征着文化的繁荣。
  • 麟史:指珍贵的书籍,象征文化的传承。
  • 玉树:比喻才华横溢的人。

典故解析

  • 扬雄谢客:两位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代表了文人的才华与气节。
  • 凤池麟史:象征着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遗憾,反映了文化的延续与消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在朝中任职,善于写作,尤其擅长律诗和绝句,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崔司业挽歌二首》为悼念崔司业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人逝去的惋惜和对文化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悲悼的口吻开篇,描绘了海岱之地的英才和胶庠传承的礼乐,展示了文化的广阔与深厚。通过对风流人物的赞美,张说不仅回顾了往昔的辉煌,也暗含了对当下文人气象的思考。接下来的两联,通过对扬雄和谢客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文才的向往和对时间无情的感叹,反映出“才子”的孤独与遗憾。

后半部分的意象则更为沉重,描绘了象征着文人精神的华馆与墓田之间的对比,强调了文化的脆弱与历史的不可逆转。特别是“凤池伤旧草,麟史泣遗编”,不仅是对才华的怀念,更是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思,表现出诗人对文化的深切关怀与哀伤。

整首诗结构严谨,用词考究,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风采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岱英灵气:描绘天地间的英才,显示出文化的广阔。
  2. 胶庠礼乐资: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礼乐是文化的基础。
  3. 风流满天下:赞美文人风采,表明才华横溢者的众多。
  4. 人物擅京师:指出京城是人才的聚集地。
  5. 疾起扬雄赋:提到扬雄的赋作,暗示文才的急速崛起。
  6. 魂游谢客诗:谢客的诗歌让人向往,体现文学的魅力。
  7. 从今好文主:即使文人依然存在,遗憾总是相伴。
  8. 遗恨不同时:感叹不能与优秀的人同时相处。
  9. 象设存华馆:华馆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10. 威仪下墓田:展现了文化精神的无形威严。
  11. 凤池伤旧草:感伤往昔的辉煌,象征逝去的岁月。
  12. 麟史泣遗编:珍贵的典籍流泪,表现对文化的追忆与珍惜。
  13. 帷盖墟烟没:描绘文化的消失,带来无尽的惋惜。
  14. 干旌陇日悬:象征文人精神的永恒。
  15. 古来埋玉树:传达出对才华被埋没的不满与遗憾。
  16. 流恨满山川:显示出对文化流失的痛心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池”与“麟史”比喻文化的象征,增加诗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 拟人:对“麟史泣遗编”的描写,使得文化的遗失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逝去文人和文化的怀念与哀思,表现了唐代文人对历史的反思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灵气:象征着英才的聚集。
  • 礼乐: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根基。
  • 华馆:代表着高雅的文化殿堂。
  • 凤池:象征昔日的辉煌与繁荣。
  • 麟史:象征着珍贵的文化遗产。
  • 玉树:象征着才华与文化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以下哪一项不是诗中的意象? A. 凤池
    B. 玉树
    C. 书房

  2. 张说的《崔司业挽歌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逝去文人的怀念
    B. 对历史的赞美
    C. 对自然的描绘

  3. “风流满天下”中“风流”是指什么? A. 诗歌
    B. 才子
    C. 美景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张说的《崔司业挽歌二首》更侧重于哀悼与怀念,而李白则表达了对生活的豪情与洒脱。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分别反映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庚辰重阳三首之一 水龙吟 满庭芳 游绍兴兰亭公园,读兰亭集序碑 汉中行草 其五 观筹笔驿新立石碑 浣溪沙 瑞鹤仙·败荷擎沼面 水龙吟·先来天与精神 探春令 喜迁莺 上魏安抚 诉衷情·花前月下会鸳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嗛而未发 晨鹄 适切 夜定 厄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竹脑壳 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内疏外亲 转告 疆结尾的成语 黄字旁的字 食肉寝皮 一夫之用 山公倒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