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3:56
中原群盗几时平,
避地荒山万虑惊。
霜月有情凝夜色,
溪流无尽落寒声。
满山林影龙蛇动,
绕屋风枝剑佩鸣。
自惜壮怀消欲尽,
只将搜句了馀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动荡局势的担忧,几时才能平定这些盗贼呢?为了避开社会动荡,只能躲藏在荒山中,心中充满了种种忧虑。皎洁的霜月映照着夜色,仿佛有情,溪水流淌不息,带来阵阵寒冷的声音。满山的林影中,仿佛有龙蛇在移动,围绕房屋的风吹动树枝,发出类似剑佩的鸣响。诗人自惜壮志已消磨殆尽,只能用诗句来表达自己余下的生命。
张嵲(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同时表达对社会动荡的担忧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山中月夜》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在面对社会不安、盗贼横行的背景下,选择隐居于山中,内心感受到的孤独与忧虑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交融,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山中月夜》是一首充满忧虑与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动荡的时代选择隐居于山,反映出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提到“中原群盗几时平”,直接触及社会动荡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焦虑。接着,诗人通过“避地荒山万虑惊”来表达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山中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心境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生与死、安宁与动荡的矛盾。
“霜月有情凝夜色,溪流无尽落寒声”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清冷而又宁静的夜晚,霜月的美丽与寒声的凄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孤独的美感,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后面的“满山林影龙蛇动”与“绕屋风枝剑佩鸣”,则通过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仿佛山中潜藏着未知的危险,暗示着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不安。
最后两句“自惜壮怀消欲尽,只将搜句了馀生”,诗人对自己理想的感慨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无力感。尽管内心有着壮志豪情,却因现实的打击而逐渐消磨,最终只能寄情于诗句,抒发余生的心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对理想消逝的感慨,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中原群盗几时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霜月有情凝夜色”中的“有情”指的是什么?
诗人选择隐居于山中,主要是为了:
可以将《山中月夜》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李白的诗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而张嵲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个人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