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中月夜

《山中月夜》

时间: 2025-04-27 18:43:56

诗句

中原群盗几时平,避地荒山万虑惊。

霜月有情凝夜色,溪流无尽落寒声。

满山林影龙蛇动,绕屋风枝剑佩鸣。

自惜壮怀消欲尽,只将搜句了馀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3:56

原文展示:

中原群盗几时平,
避地荒山万虑惊。
霜月有情凝夜色,
溪流无尽落寒声。
满山林影龙蛇动,
绕屋风枝剑佩鸣。
自惜壮怀消欲尽,
只将搜句了馀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动荡局势的担忧,几时才能平定这些盗贼呢?为了避开社会动荡,只能躲藏在荒山中,心中充满了种种忧虑。皎洁的霜月映照着夜色,仿佛有情,溪水流淌不息,带来阵阵寒冷的声音。满山的林影中,仿佛有龙蛇在移动,围绕房屋的风吹动树枝,发出类似剑佩的鸣响。诗人自惜壮志已消磨殆尽,只能用诗句来表达自己余下的生命。

注释:

  • 群盗:指一群盗贼,代表社会动乱。
  • 避地:躲避的地方,指诗人因动乱而逃避的山中。
  • 霜月:指霜降时节的月亮,象征寒冷与清冷的夜色。
  • 寒声:指溪水流淌时发出的声音,带有寒意。
  • 龙蛇动:形容山林中影影绰绰的生物,可能暗指潜在的威胁或动荡。
  • 剑佩鸣:形容风吹动树枝发出的声音,像佩剑碰撞的声音,带有一种凄凉感。
  • 壮怀:指壮志豪情,强调诗人心中的理想与抱负。
  • 搜句:指寻找诗句,表达诗人用诗歌寄托余生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同时表达对社会动荡的担忧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山中月夜》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在面对社会不安、盗贼横行的背景下,选择隐居于山中,内心感受到的孤独与忧虑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交融,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山中月夜》是一首充满忧虑与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动荡的时代选择隐居于山,反映出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提到“中原群盗几时平”,直接触及社会动荡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焦虑。接着,诗人通过“避地荒山万虑惊”来表达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山中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心境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生与死、安宁与动荡的矛盾。

“霜月有情凝夜色,溪流无尽落寒声”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清冷而又宁静的夜晚,霜月的美丽与寒声的凄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孤独的美感,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后面的“满山林影龙蛇动”与“绕屋风枝剑佩鸣”,则通过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仿佛山中潜藏着未知的危险,暗示着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不安。

最后两句“自惜壮怀消欲尽,只将搜句了馀生”,诗人对自己理想的感慨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无力感。尽管内心有着壮志豪情,却因现实的打击而逐渐消磨,最终只能寄情于诗句,抒发余生的心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原群盗几时平:表达对盗贼横行的困惑与不安。
  2. 避地荒山万虑惊:隐居于荒山,内心充满恐惧与担忧。
  3. 霜月有情凝夜色:描绘清冷的月光,赋予夜色以情感。
  4. 溪流无尽落寒声:溪水流淌不息,带来寒冷的声音,传达孤独。
  5. 满山林影龙蛇动:林间影影绰绰,暗示潜在的危险。
  6. 绕屋风枝剑佩鸣:风吹树枝,发出像剑碰撞的声音,形成紧张的氛围。
  7. 自惜壮怀消欲尽:感叹理想的消磨,心中壮志已无。
  8. 只将搜句了馀生:用诗句抒发余生的情感,体现诗人的无奈与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月有情”,赋予月亮以情感,增强诗意。
  • 拟人:如“溪流无尽落寒声”,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增强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对理想消逝的感慨,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月:象征寒冷与清冷的孤独。
  • 溪流:流动的声音,代表时间的无尽与生命的流逝。
  • 龙蛇:暗示潜在的危险,象征社会动荡。
  • 风枝:自然的声音,传达不安与紧张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中原群盗几时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希望
    • B) 无奈
    • C) 喜悦
  2. “霜月有情凝夜色”中的“有情”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很美
    • B) 月亮有感情
    • C) 诗人对月亮的感慨
  3. 诗人选择隐居于山中,主要是为了:

    • A) 追求理想
    • B) 避免社会动荡
    • C) 享受自然

答案:

  1. B) 无奈
  2. B) 月亮有感情
  3. B) 避免社会动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竹里馆》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山中月夜》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李白的诗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而张嵲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集姚合宅期可公不至 寄武功姚主簿 荅王建 送徐员外赴河中 崔卿池上双白鹭 宿成湘林下 寄江上人 张郎中过原东居 易水怀古 送无可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禁害 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鼎足三分 思过半矣 鼎字旁的字 杂七碎八 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不得而知 侔色揣称 贳貣 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杞宋无征 捍卫 积雪封霜 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