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8:03
作者: 贾岛 〔唐代〕
相访夕阳时,千株木未衰。
石泉流出谷,山雨滴栖鸱。
漏向灯听数,酒因客寝迟。
今宵不尽兴,更有月明期。
在傍晚时分相访,千株树木依旧青翠。
山谷中泉水潺潺流出,山雨悄然落在栖息的鸱鸮上。
漏水声伴着灯下听数,酒因客人留宿而显得迟缓。
今夜的欢乐意犹未尽,更有明月之约在前。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号宗悫,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因其诗风清新、高远,常与李贺并称。贾岛的诗多描写山水、隐逸生活,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泊。
《宿成湘林下》写于贾岛在湘林下的某次游访之时,表现了他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诗中描绘了夕阳下的自然景色和人际交往的温馨,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以“相访夕阳时,千株木未衰”引入,描绘了傍晚时分,阳光下茂盛的树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气氛。接下来的“石泉流出谷,山雨滴栖鸱”,通过泉水与雨水的细腻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幽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
中间两句“漏向灯听数,酒因客寝迟”则转向人际关系,表达了因友人相聚而延续的欢愉,酒的酣畅与夜的深沉交织在一起,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最后一句“今宵不尽兴,更有月明期”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体现了一种向往和珍惜。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温暖刻画,构成了一幅友人相聚、自然宁静的美好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用哪一句表达?
A. 今宵不尽兴
B. 更有月明期
C. 酒因客寝迟
D. 漏向灯听数
“千株木未衰”中的“木”指的是什么?
A. 树木
B. 木头
C. 矮木
D. 木器
贾岛的《宿成湘林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但贾岛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温暖,而王维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 solitude。两者都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