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归亭

《如归亭》

时间: 2025-05-04 03:16:18

诗句

吾家本住洞庭西,烟雨生涯接钓矶。

今日吴江亭上望,水光山色却如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18

原文展示:

吾家本住洞庭西,烟雨生涯接钓矶。今日吴江亭上望,水光山色却如归。

白话文翻译:

我家原本住在洞庭湖的西边,生活在烟雨朦胧中,靠近钓鱼的礁石。今天我在吴江的亭子上眺望,水光山色却让我有种回家的感觉。

注释:

字词注释:

  • 吾家:我家。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湖泊。
  • 烟雨:形容细雨蒙蒙,雾气弥漫的景象。
  • :靠近、相连。
  • 钓矶:钓鱼的礁石。
  • 吴江:指吴江河,位于江苏省,是长江的一部分。
  • 水光山色:水的光辉和山的色彩。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烟雨景色,结合作者在吴江亭上的感受,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洞庭湖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伯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人事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陶伯宗在吴江游览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与自然的深厚情感。正值烟雨朦胧的时节,诗人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色,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

诗歌鉴赏:

《如归亭》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陶伯宗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诗的开头“吾家本住洞庭西”自然而亲切,立刻引入了诗人的故乡情感。紧接着“烟雨生涯接钓矶”,生动描绘出洞庭湖的独特气候和生活环境,烟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美。

到了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到吴江亭上,借助水光与山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却如归”一句,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归属感和对故乡的依恋。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体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家本住洞庭西:开篇点明作者的故乡,洞庭湖的西边,带有一种亲切感。
  • 烟雨生涯接钓矶:描绘出故乡的自然景色,烟雨缭绕,生活在此的诗人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 今日吴江亭上望:转折,诗人身处吴江,视角转移。
  • 水光山色却如归:尽管身在异乡,但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他感到仿佛回到了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水光山色”来比喻自然的美。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紧凑,前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即使身处异地,依然能通过自然景色感受到归属感,反映了人们心中对故乡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湖:象征故乡和归属感。
  • 烟雨:代表朦胧的情感和自然的美。
  • 水光山色: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色,带来归属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哪个湖泊?

    • A. 太湖
    • B. 洞庭湖
    • C. 鄱阳湖
    • D. 西湖
  2. 诗人在哪个亭子上眺望?

    • A. 西湖亭
    • B. 吴江亭
    • C. 洞庭亭
    • D. 翠微亭
  3. 诗中的“烟雨生涯”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晴空万里
    • B. 雾气弥漫
    • C. 风和日丽
    • D. 雷雨交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泊船瓜洲》王安石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泊船瓜洲》与《如归亭》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以船为载体,强调流动与变迁;而后者则通过亭子和自然景色,体现出归属和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在迩索居无聊取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赋七 九日登千佛山寺五首 其四 九日武功余簿书来见索拙作仍惠双笔口占二绝句答之 其二 九日吴山 九日鞫狱茶山广教院遣兴一绝 九日诸友宴集分韵得将字 九日 其二 九日游天竺 九日显露宫宴集 九日登龙山饮超然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洗耳不闻 見字旁的字 重组 存神索至 纳谏 長字旁的字 正言直谏 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共处 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入超 深谷为陵 包含滨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大字旁的字 因陋就简 比字旁的字 包含丘的成语 包含邻的成语 邦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