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盱眙旅客

《盱眙旅客》

时间: 2025-05-07 21:19:19

诗句

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

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19:19

原文展示

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
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白话文翻译

在路边有两三间草屋,看到客人在捣麻和煮茶。
渐渐接近中原地区,听到的方言变得好听,不知淮水已远在天涯。

注释

  • 道旁:道路旁边。
  • 草屋:用草木搭建的小屋,简陋的居所。
  • 擂麻:用杵捣麻,民间制作麻油的过程。
  • 旋点茶:快速地烧水煮茶。
  • 中原:指中国的中部地区,文化较为发达。
  • 淮水:淮河,流经江苏、安徽等地的河流,象征着地理的分隔。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淮水”可以联想到古代诗人对于水域的描绘,常用来表达地理的遥远和心境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路德章,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在当时受到一定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田园生活和旅途见闻。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旅途中所作,路德章通过描绘草屋、客人和水流,抒发了对故乡和旅途的思念之情,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盱眙旅客》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旅途中的小景,展现了宁静的乡村生活与游子的心境。首句“道旁草屋两三家”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的乡村氛围,草屋虽然简陋,却透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温暖。接着“见客擂麻旋点茶”,描绘了村民的日常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并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温馨的乡音。最后两句“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则从具体的景象回归到游子的心境,表达了对于故乡的亲切与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知所往的惆怅。这种内外结合的描写,让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细腻,又有情感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旁草屋两三家”——开篇描绘了路边的景象,草屋的数量虽然不多,但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见客擂麻旋点茶”——描述客人在忙碌,生活气息浓厚,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实。
  3. “渐近中原语音好”——旅途渐行渐近中原,方言变得亲切,表现出对文化的认同感。
  4. “不知淮水是天涯”——最后一句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对比:草屋的简陋与中原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游子的心理变化。
  • 意象:草屋、茶、淮水等意象交织,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有情感的深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反映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与对未来的迷茫,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屋:象征着乡村的淳朴和宁静。
  • :代表了农耕文化,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象征着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交流。
  • 淮水:隐喻着生离死别和距离的遥远,表达了游子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道旁草屋”指的是什么?

    • A. 城市的高楼
    • B. 乡村的简陋居所
    • C. 山上的小屋
    • D. 海边的别墅
  2.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淮水”象征着什么?

    • A. 乡愁与孤独
    • B. 喜悦与欢笑
    • C. 财富与繁荣
    • D. 风景与美丽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鹿柴》相比,该诗更直接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七十九吟十首 苏李泣别图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 梦方孚若二首 挽陈师复寺丞二首 昔坡公倅杭有悯囚 其二 黄田人家别墅缭山种海棠为赋二绝 宿庄家二首 书事十首 杂咏一百首·朱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君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失神丧魄 欺世惑俗 包含探的词语有哪些 识礼知书 锋铓毕露 儿字旁的字 调和鼎鼐 包含撕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包含唯的成语 魚字旁的字 挠挑 病字头的字 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相法 有志不在年高 作嫁衣裳 求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