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5:26
秋夜
客散门深闭,空阶月色凉。
露轻虫语碎,风静雁声长。
不寝频移枕,闲吟懒爇香。
遥闻何处笛,深夜尚悠扬。
客人散去,门深锁闭,
空荡的台阶上月光凉爽。
露水轻轻,虫鸣声碎,
风静止了,雁鸣声悠长。
夜深人静,枕头频频移动,
闲来无事,懒得点燃香。
遥远的地方传来笛声,
深夜里依然悠扬动听。
金墀,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情感。
《秋夜》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秋夜,诗人独自一人,感受着夜的静谧与深远,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诗中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寂静与清冷,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秋夜》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秋夜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情感的细腻。全诗以清冷的月色和低语的虫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首句“客散门深闭”,设置了一个孤独的场景,诗人在这个夜晚感受到客人离去后的空虚。接下来的“空阶月色凉”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冷与宁静。
随着诗句的深入,虫鸣与雁声的描写形成了声音的对比,虫鸣虽细碎,但却为静夜增添了几分生机;而雁声则显得悠远,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孤独。诗人在夜深人静中难以入眠,频频更换枕头,传递出一种心绪不宁的状态。“闲吟懒爇香”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懒散态度,似乎在无所事事中流露出一丝无奈。
最后的“遥闻何处笛,深夜尚悠扬”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远处的笛声虽遥不可及,却在深夜中依然悠扬,仿佛在唤醒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这种对比与细腻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秋夜的诗意和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反映了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夜的静谧与远处的笛声形成了对比,突显了人的孤独与思念。
诗中“客散门深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迎
B. 孤独
C. 热闹
“露轻虫语碎”中的“轻”字有什么含义?
A. 重
B. 微弱
C. 清晰
诗人为何“闲吟懒爇香”?
A. 忙碌
B. 无聊
C.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