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9:5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54:01
声声慢 贼退经年,行次秀州破屋荒江,惨然弥目,孤舟夜泊,填此寄意。
寒旂日淡,苦角霜高,秋程一片黄昏。苇渚芦漪,孤艇剪烛谁论。凄凉坠鸥梦醒,冷萧萧晕出波痕。远望外问荒灯破瓦,何处孤村。十载真如塔火,向鸳湖夜泊,疏雨潺湲。古柳栖鸦,江路约略犹存。重来落帆买酒,讶深宵过客敲门。说乱定,有人归无地招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秀州时的所见所感。贼寇已经退去,经过破旧的房屋和荒凉的江边,眼前一片惨淡。夜晚孤舟停泊,寒风凛冽,灯光微弱,似乎在寄托着某种情感。诗人在秋天的黄昏里,看到芦苇荡漾,孤舟如烛,无人问津。梦中被鸥鸟惊醒,波痕冷冷,远方的破灯和荒瓦让人思念孤村。经过十年的磨难,仿佛如同一场火灾,夜晚在鸳湖边停泊,细雨轻轻流淌。古老的柳树上栖息着乌鸦,江路依稀可辨。重来此地,落帆买酒,却惊讶于深夜中有过客敲门,谈及乱世,似乎有人归来,却没有地方可以安身。
作者介绍:叶大庄,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年代,诗人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写,表达对家国沦陷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本诗透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动荡岁月中的孤独与无奈。诗句中“寒旂日淡,苦角霜高”开篇便以凄凉的意象引入,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寒秋的萧瑟与孤寂,“孤艇剪烛谁论”中,孤舟和微弱的烛光交织,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十载真如塔火”一句,表明了诗人对过去十年艰难生活的深刻反思,火焰象征着痛苦的经历,亦暗示着希望的闪现。整首诗在意象上不断变换,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展现出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家国情怀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孤独、历史与归属感的思考,深刻探讨了人在动荡时代的情感状态,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贼退经年”指的是什么?
诗中“寒旂日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十载真如塔火”是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作品相比,叶大庄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陆游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责任感。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均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