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邮亭

《邮亭》

时间: 2025-07-31 11:44:44

诗句

云淡山横日欲斜,邮亭下马对残花。

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开时不在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44:44

原文展示:

云淡山横日欲斜,邮亭下马对残花。
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开时不在家。

白话文翻译:

天空云朵淡淡,山峦横亘,太阳快要西斜。
我在邮亭下马,面对着盛开的残花。
自从我奔赴西方的征途,每当花开时节我都不在家。

注释:

字词注释:

  1. 云淡:形容天空中的云彩稀薄,天气晴朗。
  2. 山横:山峦横亘在眼前,形成一种阻挡的景象。
  3. 邮亭:古代设置的驿站,用于换马和休息。
  4. 对残花:面对着已经凋零的花朵。
  5. :追随、跟随。
  6. 征西府:指前往西方的官府或军队,常指征战。

典故解析:

  • “征西”在唐代常指对西域的征伐,反映当时的战争背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因战乱而离家、无法团聚的无奈与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以其性情中人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边塞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及对家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继身处边疆时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生活的感慨。在征战的生活中,他无法享受春花的盛开,展现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

诗歌鉴赏:

《邮亭》一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描绘,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首句“云淡山横日欲斜”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渐近黄昏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安静的美感。然而,接下来的“邮亭下马对残花”,则通过邮亭与残花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对故乡的思念。残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

最后两句“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开时不在家”,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征西的旅程中无法归家,每当花开之时,他却只能独自面对这一切。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也反映出一种对国家、家庭的责任感与无奈。这首诗以简洁的言辞,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张继作为一位边塞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清新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第二句:通过邮亭和残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伤。
  • 第三句:表现了诗人自从出征后的思乡之情。
  • 第四句: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无奈,强调了他与家乡的距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残花”比作诗人逝去的青春与美好时光。
  • 对仗:前后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在征途中孤独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云淡:象征安宁与平和。
  2. 山横:代表艰难的阻碍与旅途的艰辛。
  3. 残花:象征着失去与遗憾。
  4. 邮亭:象征着旅途中的停歇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淡”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 A. 阴云密布
    • B. 晴朗
    • C. 大雨
    • D. 风雪交加
  2. 诗人每到开花时节在哪里?

    • A. 在家
    • B. 在征西
    • C. 在山顶
    • D. 在邮亭
  3. “残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新生
    • B. 美好
    • C. 逝去
    • D. 忘却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继的《邮亭》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邮亭》更侧重于表达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而《登鹳雀楼》则更强调壮阔的视野与豪情。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与解析》

相关查询

啄木吟 种柳 照镜辞 赠隐者 赠戴石屏 隐逸 一室 夜雪 谢深道问近况答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含蕴 长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不容争辩 斋舍 包含篷的词语有哪些 虎威 哼哼唧唧 松软 甘字旁的字 脄蠁 舟字旁的字 难言兰臭 继继存存 不可胜计 忧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