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0:14
竹院风炉梦正长,
绢封箬裹十分香。
龙团捣罢云生臼,
蟹眼熬成雨沸窗。
拚冷淡,尽奔忙,
不如闲事好商量。
人间别有真南董,新注茶经四五章。
在竹院中,风炉旁,梦境正好悠长;
绢布包裹的茶叶,散发着十足的香气。
龙团茶捣好后,云烟在臼中升腾;
蟹眼茶熬成后,雨滴在窗上沸腾。
与其冷淡地奔忙,不如闲聊中更好商量;
人间别有一位真正的南董,
他的新注茶经有四五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龙团”与“蟹眼”都是茶叶的种类,反映了茶文化的丰富性。南董在这里指代的是茶艺的传承与创新,表现了对茶文化的推崇。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1700),字心如,号蘧庵,晚明至清初的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清代茶文化兴盛,诗人借助茶道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及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这首《鹧鸪天》通过描绘竹院中的茶事,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前四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制茶的场景,竹院的清幽环境与茶香四溢的氛围相得益彰,构成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人认为与其忙碌奔波,不如在闲适中进行交流和思考,体现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诗中的“南董”代表了茶道的传承者,暗示着对茶文化的重视与尊重。诗人通过对茶的描绘,将其升华到一种生活哲学的高度,强调了茶不仅是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交流的媒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主题是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对茶文化的赞美,表达了在忙碌的生活中仍需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南董”是指哪个领域的专家?
A. 音乐
B. 茶道
C. 书法
D. 绘画
“龙团捣罢云生臼”中,“云”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轻松与愉悦
B. 烟雾与飘散
C. 迷惑与不明
D. 亲切与温暖
诗中提到的“绢封箬裹十分香”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食物的香气
B. 茶叶的香气
C. 花香
D. 风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