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退居漫题七首 其三

《退居漫题七首 其三》

时间: 2025-07-27 08:02:32

诗句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2:32

原文展示: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白话文翻译:

燕子曾经来过,花儿催促着即将离去的人。
不要愁眉苦脸春天又要过去,看看又是一个新的春天。

注释:

  • 燕语:燕子的叫声,象征春天的来临。
  • 曾来客:曾经到访的客人,这里指代春天的到来。
  • 花催:花儿的开放促使人们离去,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莫愁:不要忧愁。
  • 又新春:新的春天再次来临,表达了自然的轮回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空图,唐代诗人,字子乔,号逸人,出生于今陕西省。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其与人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正值时光流逝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新春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燕子与花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流逝。开头以“燕语曾来客”引入,燕子是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温暖与生机,曾经的到来使得春天充满了生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儿的凋零和燕子的离去,又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惆怅与不舍。诗人用“花催欲别人”传达了时光的无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渴望。

接着,诗人用“莫愁春又过”来劝诫读者,不必过于忧愁春天的过去,因为“又新春”便是新的开始。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诗中流露出的对春天的依依不舍与对新生的期待,构成了诗歌独特的情感基调,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语曾来客”:燕子曾经到访,象征春天的到来。
  2. “花催欲别人”:花的开放在催促人们离去,表现时光的流逝。
  3. “莫愁春又过”:劝告不要为春天的结束而忧愁。
  4. “看著又新春”:展现新的春天即将来临,传达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燕子比喻春天的美好时光。
  • 拟人:花儿在催促,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对称与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强调生命的轮回与新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生机与希望。
  • :美丽与短暂,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 春天:象征生机勃勃的季节,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燕语”指的是什么?
    A. 燕子的叫声
    B. 春天的到来
    C. 朋友的问候

  2. “莫愁春又过”意在劝诫人们什么?
    A. 不要忧愁
    B. 要珍惜时间
    C. 要等待春天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希望的追求。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渴望。

参考资料:

  • 诗词选集《唐诗三百首》
  • 研究唐代诗人的专著《唐诗风格与流派》
  • 诗词鉴赏的相关书籍《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西江月 为木樨作 游秦园分单独是东字 谒金门(晚春) 石钧父之官火井乞诗赠行 清明日同宋才夫王子友游秦氏园分韵得一字 富池罗汉院有钱希中白大科赴信州别驾时所题 点绛唇(德茂生朝作) 偈二首 偈二首 白石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序的词语有哪些 行不愧影,寝不愧衾 遗储 学无常师 瓦字旁的字 咿咿哑哑 豕字旁的字 每下愈况 施谋设计 守死之志 单人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择木而处 打秋风 说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