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13
长安赠王注
作者: 司空图
正下搜贤诏,多君独避名。
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
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
东方御闲驷,园外好同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长安赠送给王注的情感。诗中提到,朝廷正在搜寻贤才,而王注却选择避世不求名利。客人来访时,大家都感到愉快,花开时节正好唱歌。乐园中留有高雅的情趣,而权势之家则让年轻人有机会展露才华。东方的驾车闲暇,园外的出行也显得格外愉快。
司空图,字子长,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37年,卒年不详。他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于写山水田园诗和咏物诗。司空图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士人生活的思考。
《长安赠王注》是在盛唐时期创作的一首诗,王注是唐代的一位隐士,选择避世而居。诗中表现了作者对王注的欣赏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名利的追求与对高尚情操的赞美。
《长安赠王注》是一首典雅的诗作,展现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诗的开头点明了朝廷在寻求贤才的背景,但王注却选择避开名声,显示出他对世俗的无所谓。接着,诗中描绘了客来欢聚的场景,体现了友谊和欢乐的氛围。诗人用“花发遇歌成”一句,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仿佛在说,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总是与朋友共享。
接下来的“乐地留高趣”展示了诗人对高雅情趣的追求,而“权门让后生”则流露出对年轻人的期许,表达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一句“东方御闲驷,园外好同行”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表现出对友人一同游玩的向往,也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意,既有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主义情怀。
诗中提到的“贤诏”是指什么?
a) 招募贤才的诏令
b) 诗的名字
c) 朋友的邀请
王注在诗中被描述为:
a) 追逐名利
b) 选择避世
c) 喜欢游玩
诗中的“乐地”指的是:
a) 快乐的地方
b) 权势之家
c) 花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