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4
赠崔道士
作者: 杜荀鹤 〔唐代〕
四海兵戈无静处,人家废业望烽烟。
九华道士浑如梦,犹向尊前笑揭天。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不息、百姓生计困顿的忧虑,同时对道士的悠然态度表示一种羡慕。诗中提到“四海兵戈无静处”,意味着四方战乱不断,居无定处;而“人家废业望烽烟”,则表现出人民因战乱而失去生计,只能无奈地望着远处的烽火。接着提到“九华道士浑如梦”,道士似乎沉浸在梦境中,超脱于世俗的烦恼;最后一句“犹向尊前笑揭天”描绘了道士在饮酒时的轻松与潇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50年-933年),字子真,号荀鹤,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作品多描写山水、道教、人生哲理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时期,正值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困顿。作者通过描绘道士的轻松态度,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这首《赠崔道士》通过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对道士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战乱的画面,体现了当时乱世中人们生计的艰难。这种背景下,诗人把目光投向了道士,表达了对其超然态度的羡慕。道士在烽火连天的环境中却能保持一份从容与淡定,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使用了“浑如梦”一词,形象地表现了道士的超脱境界,似乎与世俗的纷扰无关,反映了道教文化中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而最后一句“笑揭天”则在一片战乱中,展现了道士的洒脱与豁达。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蕴深远,通过对道士的描绘,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与对道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追求内心平静与安宁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华道士”主要象征什么?
A. 战乱中的英雄
B. 超脱于世俗的修道者
C. 民间的悲惨故事
D. 战争带来的痛苦
“四海兵戈无静处”一句中,作者的情感如何?
A. 开心
B. 绝望
C. 无奈
D. 兴奋
诗的最后一句“犹向尊前笑揭天”体现了什么?
A. 对现实的不满
B. 对道士生活的羡慕
C. 对战争的恐惧
D. 对未来的无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