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3:19
家随兵尽屋空存,
税额宁容减一分。
衣食旋营犹可过,
赋输长急不堪闻。
蚕无夏织桑充寨,
田废春耕犊劳军。
如此数州谁会得,
杀民将尽更邀勋。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原本的家园随着兵士的退去而变得空无一物,连税收也不肯减少一分。虽然衣食方面还可以勉强度日,但赋税的催逼让人无法忍受。夏天蚕丝的生产被迫停止,田地也因战争而荒废,农耕无法进行,连牛犊都要为军队劳作。在这种情况下,数州的民众何以维持生计?杀戮将要殆尽,而那些在战场上寻求功勋的人们又能得到什么呢?
杜荀鹤,字梦得,号东山,唐代诗人,生于大历年间。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杜荀鹤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战乱的深切关注,表现出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题所居村舍》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战乱频繁之际。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目睹了民众因战争遭受的痛苦,因而作此诗以表达对战乱的控诉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这首诗在内容上深刻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难,语言质朴却充满力量。诗人在描绘家园被战火吞噬的场景时,用“家随兵尽屋空存”开篇,直接而有力地传达了战争的残酷。接下来的“税额宁容减一分”则揭示了即使是生存的基本条件也遭到剥夺,生动表现了赋税的沉重,令人感受到民众的无奈和绝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在战乱中的生存艰难与赋税重压之间的矛盾。尤其在“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中,诗人通过描绘经济生产的停滞,进一步揭示了战火对社会生活的摧残,表现出深刻的忧虑与无奈。最后两句“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则将诗歌推向高潮,反映出诗人对战争无情的控诉和对人性的深思。
整首诗揭示了战乱的无情和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和对人道主义的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战乱的景象,还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诗中提到“家随兵尽屋空存”,这句的意思是?
诗中“赋输长急不堪闻”指的是?
诗人对待战乱的态度是?
《春望》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与对家国的思念;而《题所居村舍》则更直接地反映了民众的苦难。两首诗在主题上均关注社会现实,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前者更侧重个人情感,后者则更强调对百姓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