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时间: 2025-04-29 13:48:53

诗句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8:53

原文展示: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杜甫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白话文翻译:

在雨中,行宫的景象映衬得十分悲凉,难以接受这样的赠诗,然而我仍希望战士们能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即便在江边老病缠身,我也强忍着病痛,想要在晴天的时候去钓鱼。什么时候才能等到雨停,云层散开,溪水清澈呢?到时白沙青石上将没有泥污。只需伐竹开辟一条小径,倚杖走进花海,听那马儿的嘶鸣。


注释:

字词注释:

  • :映照,照耀。
  • 行宫:指皇帝出巡时所驻的宫殿。
  • :此处意为不堪,感到羞辱。
  • 元戎:指将领或军事首领。
  • 钓丝:钓鱼用的线。
  • 白沙青石:形容水清沙白的美好景象。
  • 倚杖:靠着竹杖行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雨映行宫”可视为对皇权的反思,反映了诗人身处困境的无奈。与“元戎肯赴”一语相呼应,表现了对战士的期望与对战乱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以深厚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著称,常表达对时代动荡的忧虑与人民苦难的同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社会动乱,民众生活困苦。他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乱的忧虑,同时也展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杜甫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行宫,展现了诗人在雨中思绪的沉重与对生活的无奈。诗的开头“雨映行宫辱赠诗”,用“雨映”烘托出一种阴郁压抑的氛围,行宫在雨中显得更加萧瑟,诗人在这种环境下感受到羞辱,说明他对当下生活的不满与无力。接着“元戎肯赴野人期”,诗人以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作为回应,期望有战士能来平定动乱,恢复平静的生活。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展现了诗人虽然老病缠身,但仍然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接下来的“何日雨晴云出溪”,诗人渴望雨水停止,云层散去,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自然景象,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两句“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诗人通过伐竹开路,象征着对未来的积极探索与对自然的向往,也显示出他不屈的生活态度。全诗展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依然渴望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体现了杜甫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映行宫辱赠诗:雨水映照着行宫,诗人感到一种羞辱,暗示对现实的不满。
  2. 元戎肯赴野人期:希望战士能够来迎接他,象征对未来的期盼。
  3. 江边老病虽无力:尽管年老多病,但诗人依旧坚持追求生活的乐趣。
  4. 强拟晴天理钓丝:即使在困境中,诗人仍想象未来的晴天与钓鱼的乐趣。
  5. 何日雨晴云出溪:表达对未来好天气的期待。
  6. 白沙青石先无泥:描绘出理想中的美好景色。
  7. 只须伐竹开荒径:行动起来,开辟新的道路。
  8. 倚杖穿花听马嘶:享受自然,感受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景与心境相联,形成对照。
  • 对仗:如“白沙青石”与“江边老病”形成呼应。
  • 排比:最后几句的句式结构相似,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尽管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忧愁与困境。
  • 行宫:权力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当下政治的无奈。
  • 江边:自然与生活的交汇点,体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晴天:希望与未来的象征。
  • :象征生命力与坚韧,代表着希望与行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映行宫”的含义是: a) 雨水映衬着行宫的美丽
    b) 雨水让行宫显得悲凉
    c) 行宫在雨中显得繁华

  2. “元戎肯赴野人期”中“元戎”指的是: a) 农民
    b) 将领
    c) 商人

  3.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悲观
    b) 乐观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均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但前者更多集中于战争带来的苦难,后者则更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渴望与希望。两者都体现了杜甫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杜甫的诗歌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高阳台 题雏伶黄翠芳演少华山剧,为朱大可作 高阳台 贺安徽省诗词学会成立大会 高阳台 石帚师见示和清寂堂感秋之作,敬次原韵 高阳台·又 高阳台 高阳台 蟹爪菊 高阳台四首 其三 高阳台 高阳台 其二 丹铭师命题王忘庵花卉图卷 高阳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楷书万字怎么写?万字楷书笔顺详解与书写技巧 清官能断家务事 黑字旁的字 包含野的成语 長字旁的字 皦如 霸王之资 庞眉白发 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如椽之笔 野心勃勃 包含铤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等米下锅 日字开头的诗句大全 | 日字开头的经典诗句精选 奇偶校验 林字笔画顺序详解_林字的笔顺规则 七画繁体字大全_七画繁体字起名常用字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