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6:42
责躬诗
梅尧臣
所禀介且拙,尝耻朋比为。
皎皎三十年,半语曾未欺。
身微德不著,尚使人见疑。
省己当自责,实负圣相知。
圣相虽明察,不假束蕴辞。
扣言已可罪,引去岂非宜。
我所领受的品质粗陋且笨拙,曾经因与人攀比而感到羞耻。
三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我的言语从未对人虚假。
我的身份卑微,品德不被人们认可,仍然让他人产生怀疑。
反省自己应当自责,实在是辜负了明智的君主的知遇之恩。
明君虽然洞察一切,不必拘泥于华丽的辞藻。
我所说的话已经可以定罪,悄悄离去岂不是更合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圣相”可理解为古代帝王的贤明,诗中强调了明君的洞察力与宽广的心胸。同时,诗人自省,承认自己的不足与过失,体现了士人的自我反思和对君主的忠诚。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阮溪,晚号梅溪,宋代文学家,以诗词闻名于世,尤其擅长五言诗和古文。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命运、情感以及对社会的看法,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责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自我修养和对君主忠诚的重视时期。梅尧臣在诗中通过反省自我,表达了对自身品德的追求与对明君的感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价值观念。
《责躬诗》是梅尧臣在自我反省中所作,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自身缺陷的深刻认识及对明君的感激。诗中对个人品德的自省,体现了士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诗人首先否定了自我,承认自身的不足,强调自我批评的重要性,表明一种谦逊的态度。接着,他提到自己虽然身处卑微,却始终未曾对人虚假,显示出一种对真诚的坚持。最后,他指出即便是明君也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强调了真诚和实事求是的价值。在简洁的字句中,梅尧臣将个人的自省与对君主的忠诚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其深厚的道德情操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自省的重要性,表达了个人对自身不足的认知和对明君的感激,传达了一种真诚的情感和对理想道德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责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身微德不著”的意思是?
A. 身份显赫,德行高尚
B. 身份卑微,德行未被认可
C. 身体虚弱,德行显著
D. 身份高贵,德行被人赞扬
“皎皎三十年”中的“皎皎”指的是什么?
A. 皎洁的月光
B. 清晰的视野
C. 明亮的光芒
D. 三十年的光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责躬诗》与杜甫的《登高》可以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但梅尧臣更侧重于自我批评与对君主的感激,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