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2:48
登采石山上广济寺
作者:梅尧臣 〔宋代〕
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
系缆当矶石,缘崖到寺门。
短篱遮竹瀁,危路踏松根。
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
船只从山下缓缓驶过,向上游驶去便看见了僧侣的居所。
船在矶石边系好缆绳,沿着悬崖到达寺庙的门口。
短短的篱笆遮住了竹林的水面,险峻的道路踩踏着松树的根部。
回头望去,沧江的水面已隐没在烟雾之外,帆船在昏暗的天空中归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世杰,号东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游览广济寺时,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以及对寺庙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登采石山上广济寺》是梅尧臣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寺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船从山下过”引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仿佛听见水波拍岸之声,看到船只在水面上缓缓移动。接下来的“系缆当矶石”展示了船只靠岸的细节,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
在描写寺庙环境时,诗人用“短篱遮竹瀁,危路踏松根”将松竹的生机勃勃与险峻的道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最后一句“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则引人深思,仿佛在表达一种对归隐生活的思考与向往,帆船的归去象征着对世俗的告别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用词清新而富有韵味,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引导读者体会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险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系缆当矶石”意指什么?
a) 船在岸边停泊
b) 船在中间漂浮
c) 船在海上航行
诗中“却看沧江底”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自然的敬畏
c)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