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观荆玉篇

《观荆玉篇》

时间: 2025-07-31 20:54:38

诗句

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

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

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

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54:38

原文展示:

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
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
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
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白话文翻译:

这两块白玉是鸱夷所产,它们的光泽如同黑色的磷光。
这玉石的价值可以用千金来形容,但世人却无法真正识别它的真伪。
即使是画家描绘的颜色也不一样,轻与重之间更是有着不同的标准。
不要轻信玉工的言辞,最终只有徒然让荆国的人感到悲伤。

注释:

  • 鸱夷:古代的一种玉石,传说产于楚地,象征珍贵。
  • 缁磷:缁是黑色,磷是发光的物质,形容玉石的光泽。
  • 千金价:形容其价值极高。
  • 丹青:指绘画,丹青非异色意指画作中的颜色与实际物品颜色不同。
  • 荆国人:指荆国的人民,可能暗示对珍宝的渴望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时事。陈子昂在文学上影响深远,被誉为“诗宗”。

创作背景:在唐代,玉石被视为象征权贵和财富,诗中表现出对玉石真伪的思考,反映了社会对物质的追求和对真实价值的迷失。

诗歌鉴赏:

《观荆玉篇》通过对玉石的描写,揭示了对真伪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警醒。诗歌开篇便以“鸱夷双白玉”引入,展现出玉石的珍贵和美丽,让人不禁想象其光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这个浮华的世界中,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举世莫知真”不仅是对玉石的感叹,实际上也是对人们在追求物质时的自省。

诗中提到“勿信玉工言”,这不仅是对玉工的警告,更是一种对社会风气的批判,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评判,尤其是在物质的诱惑面前。最后一句“徒悲荆国人”,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哀,这种悲哀不仅限于对荆国人民的同情,更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鸱夷双白玉”——引入主题,呈现珍贵的玉石。
    2. “此玉有缁磷”——强调玉石的独特光泽。
    3. “悬之千金价”——说明其高昂的价值。
    4. “举世莫知真”——人们难以辨别真伪。
    5. “丹青非异色”——艺术表现与真实物体的差异。
    6. “轻重有殊伦”——玉石的轻重标准各异。
    7. “勿信玉工言”——警告不要轻信工匠的话。
    8. “徒悲荆国人”——对荆国人群体的惋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缁磷”比喻玉石的光泽。
    • 对仗:如“丹青非异色”与“轻重有殊伦”,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价值的思考,警示人们在追求财富时要保持清醒,避免盲目跟风。

意象分析:

  • 玉石:象征财富与权力,体现出人们对美的追求。
  • 黑色磷光:象征虚幻与欺骗,暗示人们对真相的误解。
  • 荆国人:代表了对追求物质而失去真实价值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鸱夷双白玉”指的是何种珍贵物品?

    • A. 白玉
    • B. 琥珀
    • C. 翡翠
      答案:A
  2. “勿信玉工言”这句话传达了怎样的态度?

    • A. 信任工匠
    • B. 不轻信他人
    • C. 追求名利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荆国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惋惜
    •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陈子昂与李白在对玉的描写上,李白更偏向于赞美与抒情,而陈子昂则更关注于真伪与价值的辨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相关学术论文及研究资料。

相关查询

朝中措 朝中措·夹衣晨起怯新霜 朝中措 茉莉,拟梦窗 朝中措 朝中措 客中杂忆十首 其一 朝中措二首 其一 朝中措 朝中措 劝酒 朝中措(咏雪) 朝中措·蔷薇露染玉肌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杏的词语有哪些 流水作业 寸量铢称 三蛇九鼠 不能自拔 栖栖遑遑 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一目之士 包含媳的词语有哪些 述旧 包含盗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布袋里老鸦 肀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珠箔银屏 示字旁的字 通俗歌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