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9:46
为惜丹砂尾,亲投碧草潭。前头有香饵,千万不须贪。
为了珍惜那美丽的丹砂尾,我亲自把鱼饵投进了清澈的草潭。前面有香喷喷的诱饵,千万不要贪心。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香饵”可理解为对生活中各种诱惑的隐喻,暗示人们在面临选择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被表象所迷惑。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散文家。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作品常蕴含哲理。
《芗林五十咏》是杨万里在晚年所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本诗写于与友人游玩时,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诱惑的警惕。
《放鱼矶》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杨万里通过描绘放鱼的场景,表达了对诱惑的警惕。他用“丹砂尾”象征美好而诱人的东西,而“碧草潭”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暗示生命的美好与纯净。诗中提到的“香饵”不仅是鱼的美食,更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和欲望。
诗的开头用“为惜”二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接着通过“亲投”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直接参与与热爱。后半句“千万不须贪”则是一个劝诫,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理智,不能被眼前的美好所迷惑。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层次分明,意蕴深厚。
杨万里在诗中不仅仅是描绘一个简单的放鱼场景,而是通过这个场景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情感基调温和而理智,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性弱点的警惕。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诱惑的警惕,提醒人们在享受自然与生活的同时,要保持清醒和理智。
诗中提到的“香饵”象征什么?
A. 美食
B. 诱惑
C. 自然
D. 友情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远观
B. 亲自参与
C. 写信
D. 画画
诗中对“贪”的警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理智
C. 绝望
D. 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