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4:59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作者:李白 〔唐代〕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
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
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
及此留惠爱,庶几风化淳。
鲁缟如白烟,五缣不成束。
临行赠贫交,一尺重山岳。
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
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刘长史即将迁移的惋惜与祝福。诗中用鲁国的水难以容纳横海的鱼,来比喻寻常人无法比肩伟人;又用白玉与黄金的对比,反映了人世间的珍贵与平凡。闭门思索,逐渐意识到秋天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听说刘长史即将向西迁移,恰好与鼎湖相邻,诗人怀念往昔的情感油然而生,感慨万千。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祝福,希望刘长史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得以施展才华。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风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友情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白与好友刘长史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李白在《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于人生变迁的感慨。诗的开头以鲁国的水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深邃。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白玉与黄金,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价值观,体现出他对世俗的淡泊与超然。闭门思索的情境,反映了诗人在变化面前的感慨和不安。
此诗的意象丰富,涵盖了自然、人生、友谊等多重主题。特别是提到的“秋非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的最后几句,更是结合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对往昔的怀念,体现了李白情感的细腻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祝福与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李白豪放而又细腻的情感。
诗词测试:
李白在诗中用什么比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诗中提到的“仲尼”指的是谁?
诗人对刘长史的迁移持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与王之涣的送别诗,前者更倾向于深刻的情感表达,而后者则注重场景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皆传达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