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缘识

《缘识》

时间: 2025-07-30 04:26:36

诗句

救物功深好自持,知之修炼善心为。

神仙岂谓人间惜,自是迷流识见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26:36

原文展示:

救物功深好自持,
知之修炼善心为。
神仙岂谓人间惜,自是迷流识见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救助众生的功德深厚,应该保持自我修养;了解这一点后,通过修炼提升善良的心性。神仙怎么会说人间的事情值得珍惜呢?实际上,他们是因为迷失在浮华中而无法识别真正的价值。

注释:

  • 救物:指救助众生,强调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 自持:保持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 修炼:指内心的修养与提升,强调道德和精神的成长。
  • 神仙:指道教中的超脱凡尘的人物,代表一种高尚的理想。
  • :珍惜、重视。
  • 迷流:迷失于尘世的繁华和纷扰中。
  • 识见:见识、理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神仙”常用来比喻追求超脱的人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仙是理想化的存在,象征着智慧和超越尘世的境界。此处用来对比人间的种种纷扰与理想中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太宗(939年-997年),名赵光义,字德昭,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开创了“太宗之治”,在位期间重视文治,提倡文化,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在其追求道德修养和内心平静的过程中创作而成,反映了其作为帝王的责任感和对世俗的思考。

诗歌鉴赏:

《缘识》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人间事务的深刻思考与自省。开头两句强调了救助他人的重要性,表明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体现出一种深厚的博爱精神。接着,作者论述了修炼内心的重要性,强调善良的心性是修身齐家的基础。在结尾,诗人以“神仙”的高度来反观人间的种种,指出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迷失于物质的追求而忽视了内心的修行。整首诗在情感上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世俗的批判,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与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救物功深好自持:强调救助众生的重要性与内心的自我约束。

  2. 知之修炼善心为:说明认识到这一点后,应该通过修炼来提升自己的善良之心。

  3. 神仙岂谓人间惜:质疑神仙为何会认为人间的事情值得珍惜,暗示人间的纷扰。

  4. 自是迷流识见卑:指出神仙因迷失于尘世的繁华而无法识别真正的价值。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前后两句成对比。
  • 反问:用“岂谓”反问的方式加强论述的力度。
  • 意象:神仙与人间的对比,形成鲜明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人生的思考和自我修养的重视,强调内心的成长比外在的成就更为重要,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救物:象征着对生命的关怀与责任。
  • 神仙:代表了理想与超越,象征着人们向往的境界。
  • 迷流:反映了人间的纷扰与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神仙”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超脱与智慧
    • C. 人间的快乐
  2. “救物功深好自持”中“自持”意思是?

    • A. 保持自我
    • B. 自我放纵
    • C. 自我怀疑
  3. 诗中强调修炼的是哪种心性?

    • A. 恶劣
    • B. 善良
    • C. 骄傲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缘识》和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强调内心的修养与对众生的关爱,而后者则表现出对生活享乐的追求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贺新凉·廿三年五十初度书怀 贺新凉·廿二年九月十八日 贺新凉 其三 贺新凉 其二 贺新凉 其一 贺新凉 赠阿素 贺新凉 赠杏儿 贺新凉 偕延陵君游虎丘后山 贺新凉 贺新凉 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空的词语有哪些 手快脚轻 恐后争先 包含蕃的词语有哪些 解衣抱火 鱼字旁的字 拿云捉月 至字旁的字 贞醇 寤思 鼻字旁的字 时异事殊 遗芳余烈 陛见 率兽食人 包含渔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咨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