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汪季路太丞魏野草堂图二首

《题汪季路太丞魏野草堂图二首》

时间: 2025-08-01 16:19:51

诗句

奉常夫子半钱无,不问田园况室庐。

间道买来新宅子,借看却是草堂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6:19:51

题汪季路太丞魏野草堂图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奉常夫子半钱无,不问田园况室庐。
间道买来新宅子,借看却是草堂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现状的思考。诗中提到一位常奉的夫子,虽然没有一文钱,却不在乎田地和房舍的价值。偶尔买来一处新宅子,看到的却是一幅草堂的画。


注释:

  • 奉常夫子: 古代对某位地位较高的官员的称呼,通常是指尊重的老师。
  • 半钱无: 意思是连一半的钱也没有,形容十分贫困。
  • 田园: 指土地和农田,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富足。
  • 室庐: 指房屋、居所。
  • 间道: 指偶尔、意外地。
  • 借看: 指以借的方式来看一看。
  • 草堂图: 一幅描绘草堂的图画,象征简朴的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颇为贫困之时,表达了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这一时期,南宋的社会动荡,使得许多文人追求隐逸生活,诗中反映了这种心态。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题汪季路太丞魏野草堂图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对田园生活向往的诗篇。诗中通过对“奉常夫子”的描绘,表现了一个虽身处贫困却不屈从于物质世界的理想形象。诗人的思维在对生活的反思中游走,他以“半钱无”的状态,揭示了对财富的漠视。生活的简单与纯净在这里被强调,反映出一种对俗世的超脱。

“间道买来新宅子”,一方面是对现实生活的不得已,另一方面又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的“借看却是草堂图”,则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草堂图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田园生活,虽然生活艰难,但内心依然向往着那种宁静和简单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以轻松的笔调,表达了对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南宋文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奉常夫子半钱无”:描绘一位尊重的老师,生活困窘。
    • “不问田园况室庐”:他对田地和房屋的价值毫不在意。
    • “间道买来新宅子”:偶然得到一处新房。
    • “借看却是草堂图”:而看见的却是一幅理想中的草堂景象。
  • 修辞手法:

    • 对比: 现实的贫困与理想的草堂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 草堂象征着理想的田园生活,反映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述个人生活的困境,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体现了南宋文人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草堂: 代表着田园生活的简朴与安宁,象征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钱财: 反映出社会对物质的重视与个人对生活哲学的选择,表现出一种对物质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奉常夫子”是什么意思?

    • A. 一位贫穷的读书人
    • B. 一位尊重的老师
    • C. 一位富有的官员
  2. “草堂图”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的富裕
    • B. 理想的田园生活
    • C. 一种奢华的享受
  3.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杨万里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陶渊明的田园诗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杨万里更着重于对物质世界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更加强调心灵的归宿和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别 陇西行四首 将进酒 游子吟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高邮道中 通天台 七夕寄内 高平寇警同郡守以下各官守城感作 赓翠蛟亭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登明选公 两心一体 儿字旁的字 屋下作屋 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榷取 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以蠡测海 巳字旁的字 铁饭碗 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室宇 作死马医 均徭 比肩随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