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9:13
如此江山无人管,神州陆沉重见。祖脉昆仑,长流扬子,延得文明一线。天涯目断。看地尽尧封,疆分禹甸。一发中原,黄权濩落手谁援。古今豪杰何限。那二十四朝,底事龙战。莽莽欧风,沉沉墨雨,何似蓬莱清浅。茫茫震旦。概前代沧桑,几经天演。民族潮流,一声声拍岸。
如此辽阔的江山无人管理,中华大地沉重而模糊。祖先的根脉在昆仑山,长江水流不断,延续了我们的文明。天涯无尽,视野所及尽是尧封之地,疆域划分如同禹甸。中原一旦动荡,黄权落在谁的手中,谁能援助?古往今来英豪何其众多,那二十四个朝代,究竟是怎样的龙争虎斗。莽莽的西方风气,沉沉的黑雨,与蓬莱的清浅相比,真是相去甚远。茫茫的震旦,概述了前代的沧桑,经过几度变迁。民族的潮流,犹如波涛般拍击着岸边。
蒋士超,近代著名的诗人,生于清末,经历了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风多关注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兴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如此江山》创作于国家动荡之际,作者对社会现状感到忧虑,通过描绘江山与历史,反映了对国家治理和民族团结的渴望。
《如此江山》是一首饱含历史厚重感的诗作,诗人以“江山”开篇,立刻勾勒出了一幅苍凉的画面:辽阔的土地在无人管理的境况下显得沉重且模糊,暗示了国家的乱象。接下来的描写将目光投向了历史的长河,提到昆仑与扬子,象征着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延续,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珍视。
诗中“天涯目断”和“疆分禹甸”一句,通过对比古代理想的统治与当前现实的混乱,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裂与无助的深切感受。接着,诗人提到“古今豪杰何限”,让人想起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为国家兴亡而奋斗的英雄,他们的努力似乎在无尽的历史中被淹没。
最后,诗人以“民族潮流,一声声拍岸”收尾,将整个诗篇的情感推向高潮,仿佛在召唤所有的中华儿女共同关注国家的未来,重振民族的精神。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呼唤,深刻而激荡人心,让读者在感叹历史的同时,思考当下与未来的责任。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民族团结的渴望。情感基调既有忧伤,也有激励,呼唤着中华儿女共同努力,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诗中提到的“祖脉昆仑”指的是什么?
A. 中华文明的根源
B. 西方文化
C. 某个朝代
“民族潮流,一声声拍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希望与力量
C. 无所谓
对比蒋士超的《如此江山》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但蒋士超更多地关注历史的积淀与未来的希望,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当下的苦难和民生的疾苦。两者的风格与主题相辅相成,共同反映了中国诗人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