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9:12
原文展示:
如山堂二首 其二 姜特立 〔宋代〕
时时缓步到如山, 松竹风过绕懦弦。 此是老人消日处, 客来须饮去须眠。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慢慢地走到如山堂, 松竹间风吹过,仿佛绕着懦弱的琴弦。 这里是我老人消磨时光的地方, 客人来了,我们饮酒,客人离去,我便入睡。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是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生活在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中,喜欢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作品多表现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如山堂的日常生活,通过松竹、风声等自然元素,表达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如山堂的宁静生活。诗中“时时缓步到如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如山堂的喜爱和频繁的到访,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闲的生活节奏。“松竹风过绕懦弦”则通过比喻,将风声比作绕着懦弱的琴弦,形象地描绘了风声的柔和与松竹的静谧。后两句“此是老人消日处,客来须饮去须眠”直接点明了如山堂是作者消磨时光的地方,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待客的热情和生活的自在。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通过描绘如山堂的自然环境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作者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如山堂”是作者的什么地方? A. 工作的地方 B. 消磨时光的地方 C. 学习的地方 D. 居住的地方
“松竹风过绕懦弦”中的“懦弦”比喻什么? A. 风声的强烈 B. 风声的柔和 C. 琴声的悠扬 D. 琴声的低沉
诗的最后一句“客来须饮去须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悠闲 C. 忧郁 D. 焦虑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