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4:10
秋怀二首寄圣俞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群木落空原,南山高垅苁。
岩想诗老,瘦骨寒愈耸。
诗老类秋虫,吟秋声百种。
披霜掇孤英,泣古吊荒冢。
琅玕叩金石,清响听生悚。
何由幸见之,使我涤烦冗。
飞鸟下东南,音书无日捧。
秋天的树林已经空荡荡的,南山上长满了高高的苇草。
在岩石上,我想起了诗人,瘦骨如柴在寒风中愈加显得高耸。
这位老诗人就像秋天的虫子,吟唱着秋天的各种声音。
我披着霜露去采摘孤独的花朵,泪水洒在古老的荒冢上。
琅琊山的石头被敲击,清脆的声音让我心生恐惧。
我怎么才能幸运地见到他,让我心中烦杂的情绪得到洗涤?
南飞的鸟儿降落在东南方,音信已久没有寄来。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以散文和诗词见长,特别在古文运动中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秋怀二首》是欧阳修在秋天时写的,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这首诗作成之时,正是他身处晚年,心中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对友人圣俞的深情寄托。
这首诗在描写秋天的景象时,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凋零而又充满思绪的画面。诗的前两句以“群木落空原,南山高垅苁”开篇,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萧瑟图景,树木的凋零象征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南山上高高的苇草则暗示着生命的顽强。接下来的“岩想诗老,瘦骨寒愈耸”不仅引入了对老诗人的想念,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身世的感慨。
“诗老类秋虫,吟秋声百种”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共鸣,秋虫的低吟代表了一种孤独的存在,而老诗人的吟唱则让这种孤独更为深刻。接下来的“披霜掇孤英,泣古吊荒冢”更是将主题推向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怀念,孤独的花朵与荒冢的吊念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悲凉感。
最后几句通过“琅玕叩金石,清响听生悚”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叩击石头的声音让人感到心悸,而“何由幸见之,使我涤烦冗”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对烦恼的解脱,最后以“飞鸟下东南,音书无日捧”结束,传达出对友人音信杳无的失落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真挚而复杂,既有对秋天的感怀,也有对生命与友谊的思考,展现了欧阳修深邃的文人情怀。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思考。诗人在写作中流露出一种对孤独的感受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群木落空原”中“落”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诗老”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