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28
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
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
白天变长了,渐渐感到逍遥自在的乐趣,何况自己整天无事可做。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呢?这样人间的万般烦恼就与我无关了。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逍遥自在、超脱世俗的思想。类似的思想在《庄子》中有较多体现,强调无为而治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语言通俗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生活态度追求闲适与逍遥,常表现出淡泊名利的情怀。
《日长偶书》创作于诗人人生相对平稳的阶段,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在政治上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渴望逃离世俗的纷争,寻找内心的安宁。
《日长偶书》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与思考。诗的开头“日长渐觉逍遥乐”用季节的变化引出诗人的心境,长日带来的不仅是时间的延续,更是内心的宁静与乐趣。接着,诗人自问“何况终朝无事人”,将自己置于一个无所事事的状态,似乎在追求一种理想的人生。最后两句通过“安得遂为无事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生活的渴求。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逃避与无奈,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安得遂为无事者”中“安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万虑”是指:
答案: 1-B,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