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鬼车

《鬼车》

时间: 2025-05-10 10:34:33

诗句

嘉佑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

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向空如抹漆。

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

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

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又如百两江州车,回轮转轴声哑呕。

鸣机夜织锦江上,群鴈惊起芦花洲。

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田。

老婢扑灯呼儿曲,云此怪鸟无匹俦。

其名为鬼车,夜载百鬼凌空游。

其声虽小身甚大,翅如车轮排十头。

凡鸟有一口,其鸣已啾啾。

此鸟十头有十口,口插一舌连一喉。

一口出一声,千声百响更相酬。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雠。

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

自从狗啮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

尔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留。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

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

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

吉凶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

却呼老婢炷灯火,卷帘开户清华堂。

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4:33

原文展示

鬼车
——欧阳修

嘉佑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向空如抹漆。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又如百两江州车,回轮转轴声哑呕。鸣机夜织锦江上,群鴈惊起芦花洲。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田。老婢扑灯呼儿曲,云此怪鸟无匹俦。其名为鬼车,夜载百鬼凌空游。其声虽小身甚大,翅如车轮排十头。凡鸟有一口,其鸣已啾啾。此鸟十头有十口,口插一舌连一喉。一口出一声,千声百响更相酬。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雠。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自从狗啮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尔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留。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吉凶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却呼老婢炷灯火,卷帘开户清华堂。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


白话文翻译

嘉佑六年秋天,九月二十八日,天空阴沉没有光亮,月亮不出来。浮云遮住天空,众星隐没,我举手向空中,仿佛抹上了漆。天黑地暗中有一种东西,无法看见它的形状,但听到了它的声音。起初声音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乍听像是玉女调的玉笙,众管乐器发出的声调参差不齐。接着咿咿呦呦,或像轧车或像抽水,又如江州的车,回轮转轴声低沉而呕吼。夜晚织锦的鸣机声在江上,成群的鸿雁惊起了芦花洲。我问这是什么声音,起初无法穷尽它的来源。老婢扑灭灯火呼叫孩子,云这是怪鸟无人能比。它的名字叫鬼车,夜间载着百鬼在空中游荡。它的声音虽小,但身形却很大,翅膀像车轮一样排成十头。普通鸟儿只有一个嘴,其鸣叫已啾啾。此鸟有十头十个嘴,口中插着舌头连着喉咙。一口发出一声,千声百响相互应和。昔日周公在东周,厌烦听到此鸟的声音如同仇敌。夜晚召集庭氏率领众人,弯弓将其逐出九州。射之三箭都无法命中,天派天狗从空中投下。自从狗啮落一头,断颈至今青血流淌。自那时起相隔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每逢阴黑天外经过,乍见火光惊慌失措。有时余血洒落污点,遭遇之家的必定破败。我听闻这些话感到惊恐且怀疑,反而祝愿它们迅速飞走不带来祸害。我思索天地何其茫茫,万物细微道理难以详尽。吉凶在于人不在于物,一蛇两头反而吉祥。于是我呼叫老婢点燃灯火,卷帘开窗迎接清华堂。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


注释

  • 嘉佑六年:指宋朝嘉佑年间的第六年。
  • 浮云蔽天:浮动的云彩遮住天空。
  • 切切凄凄:形容声音细微而凄凉。
  • 玉女调玉笙:比喻优美的音乐,形容声音如同乐器发出的清脆音调。
  • 百两江州车:指一种车的声音,形容轧车的声响。
  • 天狗: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常被视为灾害的象征。
  • 鸺留:夜行鸟,象征夜间的神秘和隐秘。
  • 吉凶在人不在物:指运势在于人的行为和选择,而不是物品本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散文和诗词著称,尤其在古文运动中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鬼车》创作于宋代嘉佑年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鬼怪及超自然现象的迷信心理,诗中通过对鬼车的描绘,表达了对不可知事物的恐惧与思考。


诗歌鉴赏

《鬼车》是一首描绘鬼怪和超自然现象的诗歌,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神秘而恐怖的氛围。诗人通过对“鬼车”的想象,展现了内心深处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对生命奥秘的思考。开篇以“天愁无光月不出”开场,直接营造出一种阴暗的环境,随之而来的是对声音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诗中“乍似玉女调玉笙”形象地描绘了鬼车声调的优美,却又伴随着“咿咿呦呦”的恐惧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后半部分提及古代周公对鬼车的厌恶,暗示着人们对鬼怪的排斥和恐惧。通过“吉凶在人不在物”的反思,诗人不仅在探索鬼怪的存在,更在探讨人生的哲理和命运的掌握。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既有对声音的细致刻画,又有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结尾的“夜静皎月流清光”则带来一丝宁静和希望,似乎在说,即使在恐惧与未知中,仍有光明与平静的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嘉佑六年秋”:引入时间,为整首诗奠定历史背景。
  • “天愁无光月不出”:描绘阴暗的环境,营造出恐怖的氛围。
  • “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强调鬼车的神秘感,增强读者的好奇心。
  • “乍似玉女调玉笙”:比喻声音的优美,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
  • “夜载百鬼凌空游”:直接揭示鬼车的特性,增强了诗的神秘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声音比作“玉女调玉笙”,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鬼车以人性,使其更具神秘感。
  • 对仗:如“吉凶在人不在物”,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对未知的恐惧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鬼怪的敬畏和对生命哲理的反思。通过鬼车的描绘,诗人引导读者思考命运与吉凶的关系,最终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鬼车:象征未知与恐惧。
  • 月光:象征光明与宁静。
  • :象征变化与不确定性。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鬼车的描绘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鬼怪的崇敬与畏惧,体现了人类对超自然现象的探索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嘉佑六年秋”指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事件?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2. 在诗中,鬼车的声音被比喻成什么?

    • A. 打雷声
    • B. 玉女调玉笙
    • C. 江水流声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鬼车》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涉及夜晚的描写,但《鬼车》侧重于超自然恐惧的表现,而《夜泊牛津》则更多地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欧阳修传记
  2. 《宋诗三百首》
  3. 现代诗词解析与赏析

此文本为完整的诗词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鬼车》的艺术魅力和诗人内心的思考。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舟行晚泊江上寺 感秋 题弟侄书堂 别衡州牧 赠老僧 乱后山居 闽中秋思 寄临海姚中丞 秋宿栖贤寺怀友人 夏日登友人书斋林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清贫寡欲 包含瞅的词语有哪些 至于此极 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认处 迅雷风烈 建之底的字 匕字旁的字 折腰升斗 廾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纠拾 烟硝 姱容修态 闷海愁山 渝变 包含鲸的成语 竖心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