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旧游 清明感怀

《忆旧游 清明感怀》

时间: 2025-05-04 00:09:54

诗句

记山凝远碧,岸锁回潮,画桨空江。

雁渚鸰原聚,惯年年此际,闲话兴亡。

短篷共揭姜被,风雨夜联床。

更指点残碑,登临翠阜,杯酒商量。

凄凉,故园泪,正匝地沉阴,一片沧桑。

倦眼斜阳外,奈危栏凭遍,都是苍茫。

旧游已不堪续,明月各殊乡。

待再觅归期,天涯梦隔春恨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9:54

原文展示

忆旧游 清明感怀
作者: 邓桐芬 〔近代〕

记山凝远碧,岸锁回潮,画桨空江。
雁渚鸰原聚,惯年年此际,闲话兴亡。
短篷共揭姜被,风雨夜联床。
更指点残碑,登临翠阜,杯酒商量。
凄凉,故园泪,正匝地沉阴,一片沧桑。
倦眼斜阳外,奈危栏凭遍,都是苍茫。
旧游已不堪续,明月各殊乡。
待再觅归期,天涯梦隔春恨长。

白话文翻译

回想远处的青山,岸边潮水回涌,划桨的船只在空荡荡的江面上漂浮。
大雁和鸣叫的鸟儿聚集在沙洲上,年年此时总是闲聊兴亡。
简陋的小船上共盖着姜被,风雨交加的夜晚同床共度。
更是指着残留的碑刻,登上翠绿的山岗,举杯畅谈。
凄凉啊,故乡的泪水,笼罩在沉沉的阴影中,一片沧桑。
倦怠的目光放眼斜阳之外,依依不舍地倚靠在栏杆上,满眼都是苍茫。
旧游的美好已无法重续,明月下我们各自的乡愁不同。
期待再次寻找归期,天涯海角的梦中,春天的悔恨长久无尽。

注释

  • 凝远碧:凝视远方的青山,描绘出山的清丽。
  • 岸锁回潮:岸边的潮水被锁住,静谧中透露出一种压抑的感觉。
  • 雁渚鸰原:雁聚集在沙洲,鸳鸯在原野嬉戏,展现出自然的生机。
  • 兴亡:兴起与衰亡,象征着历史的更迭与人事的无常。
  • 姜被:用姜草编制的被子,简单质朴。
  • 残碑:指的是历史的遗迹,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桐芬(1830-1899)是清末民初的一位诗人,生于江苏。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刻,诗人借此表达对往昔游玩的怀念,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开篇以“记山凝远碧,岸锁回潮,画桨空江”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图景,山水相映,静谧而清丽,令人心生向往。接着,诗人提到雁和鸟儿的聚集,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界的和谐,然而这种和谐又与世事的变迁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短篷共揭姜被,风雨夜联床”中,诗人将个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朴素而温馨的生活场景。然而,随着“更指点残碑,登临翠阜,杯酒商量”的展开,诗人开始思索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常,残碑象征着历史的遗迹,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诗的最后几句,情感愈加浓烈,诗人以“旧游已不堪续,明月各殊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感伤,强调了因历史变迁而生的乡愁与隔阂,从而引发出一种怅惘的情绪。全诗在清明时节的背景下,透出一种对故乡的依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记山凝远碧”:描绘远山的青翠,表现出对自然的眷恋。
    • “岸锁回潮”:暗示时间的停滞与过往的回忆交织。
    • “雁渚鸰原聚”:描摹自然界的生机,带来一丝活力。
    • “惯年年此际,闲话兴亡”:借年年相聚的闲聊,反映历史的变迁。
    • “短篷共揭姜被”:构建了一幅温馨的生活画面。
    • “更指点残碑”:历史的遗迹引发对往昔的深思。
    • “倦眼斜阳外,奈危栏凭遍,都是苍茫”: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 “待再觅归期,天涯梦隔春恨长”:渴望归乡的心情与春天的惆怅交织。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岸锁回潮”,形象化地描绘了时光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较强的对仗工整感,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 拟人:如“倦眼斜阳外”,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沧桑,体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珍惜和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坚韧与永恒,承载着诗人的乡愁。
  • :流动的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雁与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美。
  • 残碑:历史的见证,提醒人们珍惜现在,反思过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记山凝远碧”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 A) 夕阳
    • B) 青山
    • C) 江水
  2. “倦眼斜阳外”中的“倦眼”指的是什么?

    • A) 疲惫的眼神
    • B) 清澈的眼睛
    • C) 明亮的眼睛
  3. 诗中提到的“旧游已不堪续,明月各殊乡”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故乡的怀念
    •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青山
  2. A) 疲惫的眼神
  3. B) 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诗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忆旧游 清明感怀》: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后者则突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旧游的追忆。

参考资料

  • 《近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邓桐芬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清河县楼作 清平乐·琐窗春暮 女仆阿汪 抚州江口雨中作 宿蓬船 途中望雨怀归 春日 归国谣·春欲晚 天仙子·金似衣裳玉似身 清平乐·何处游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榆次之辱 节遇 兵不雪刃 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田野自甘 皮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音步 决胜车 成败得失 包含容的词语有哪些 善阵者不战 朝野 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鱼鲁帝虎 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