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闻王仁辅买鱼瓶俗所谓泡灯者赋此嘲之

《闻王仁辅买鱼瓶俗所谓泡灯者赋此嘲之》

时间: 2025-05-06 18:09:47

诗句

买得长安市上春,玉壶清水贮金鳞。

却看尘土疑无地,未掣波涛亦有神。

眼底功名聊比幻,杖头风月且教贫。

西堂灯火元宵夜,又向东风作旅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9:47

原文展示:

闻王仁辅买鱼瓶俗所谓泡灯者赋此嘲之 李东阳 〔明代〕

买得长安市上春,玉壶清水贮金鳞。 却看尘土疑无地,未掣波涛亦有神。 眼底功名聊比幻,杖头风月且教贫。 西堂灯火元宵夜,又向东风作旅人。

白话文翻译:

在长安的市集上买到了春天的气息,用玉壶装着清水养着金色的鱼。 回头看那尘土,仿佛没有地方可以安放,虽然没有掀起波涛,却也有着神奇的力量。 眼前的功名利禄不过是虚幻,手中的杖和头上的风月也只能让人更加贫穷。 在西堂的灯火下度过元宵夜,我又随着东风成为了旅途中的行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繁华的都市。
  • 玉壶:用玉制成的壶,这里指精美的容器。
  • 金鳞:金色的鱼鳞,这里指代金鱼。
  • 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未掣波涛:没有掀起大的波澜,比喻没有大的作为。
  • 眼底功名:眼前的功名利禄。
  • 聊比幻:不过是虚幻的。
  • 杖头风月:指行走江湖的自由生活。
  • 且教贫:反而使人更加贫穷。
  • 西堂:指诗人的居所。
  • 元宵夜: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传统的节日。
  • 东风:春天的风。
  • 旅人:旅行者。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眼底功名聊比幻”可能暗指功名利禄的虚幻,与庄子“梦蝶”的典故有相似之处,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李东阳在长安(今西安)时所作,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东阳对友人王仁辅买鱼瓶(泡灯)的嘲讽之作。诗中通过对鱼瓶的描写,隐喻了对世俗功名的看法,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鱼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买得长安市上春”一句,既描绘了长安的繁华,又暗示了春天的生机。而“玉壶清水贮金鳞”则进一步以金鱼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后两句“眼底功名聊比幻,杖头风月且教贫”则直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虚幻看法,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西堂灯火元宵夜,又向东风作旅人”则以元宵夜的灯火和东风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买得长安市上春”:诗人通过“买得”一词,表达了在长安繁华市集上感受到的春天的气息。
  2. “玉壶清水贮金鳞”:用玉壶装着清水养着金色的鱼,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却看尘土疑无地”:回头看那尘土,仿佛没有地方可以安放,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4. “未掣波涛亦有神”:虽然没有掀起大的波澜,却也有着神奇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小事物中蕴含的神奇力量的欣赏。
  5. “眼底功名聊比幻”:眼前的功名利禄不过是虚幻,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虚幻看法。
  6. “杖头风月且教贫”:手中的杖和头上的风月也只能让人更加贫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7. “西堂灯火元宵夜”:在西堂的灯火下度过元宵夜,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氛围的感受。
  8. “又向东风作旅人”:又随着东风成为了旅途中的行人,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眼底功名聊比幻”,将功名利禄比作虚幻。
  • 拟人:如“未掣波涛亦有神”,赋予波涛以神奇的力量。
  • 对仗:如“眼底功名聊比幻,杖头风月且教贫”,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鱼瓶的描写,隐喻了对世俗功名的看法,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市上春:象征繁华和生机。
  • 玉壶清水贮金鳞:象征美好生活和追求。
  • 尘土:象征世俗的纷扰。
  • 波涛:象征大的作为或变动。
  • 功名:象征世俗的追求。
  • 风月:象征自由生活。
  • 西堂灯火:象征节日氛围和家的温暖。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和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壶清水贮金鳞”中的“金鳞”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鱼鳞 B. 金色的龙鳞 C. 金色的花瓣 D. 金色的叶子

  2. 诗中“眼底功名聊比幻”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什么看法? A. 重视 B. 轻视 C. 无所谓 D. 羡慕

  3. 诗中“西堂灯火元宵夜”中的“元宵夜”指的是什么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D. 元宵节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东阳此诗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和对人生的豪迈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文学的背景和李东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钱江晓寄十三弟 内题赋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诗。题云巫山高 杨将军挽歌 在荆州重赴岭南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 郡宅中斋 伤曹娘二首 奉和春日玩雪应制 游禹穴回出若邪 发藤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魚字旁的字 宁遗勿滥 辩折 包含厉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一渊不两蛟 饱结尾的成语 镸字旁的字 躲灾避难 鼠黠 收回成命 犬字旁的字 雕镌 干字旁的字 德川幕府 包含倚的成语 颠齿 颠越不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