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磻溪石

《磻溪石》

时间: 2025-05-02 12:07:52

诗句

吕公年已莫,择主渭河边。

跪饵留双膝,临溪不计年。

神专能陷石,心大岂营鳣。

不到磻溪上,安知自守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7:52

原文展示

磻溪石
作者:苏辙

吕公年已莫,
择主渭河边。
跪饵留双膝,
临溪不计年。
神专能陷石,
心大岂营鳣。
不到磻溪上,
安知自守坚。

白话文翻译

吕公(吕洞宾)年纪已经很大了,
在渭河边选择了主人。
跪着喂鱼,双膝都留在水中,
在溪边待了很多年却不觉得时间流逝。
专注的精神能让人沉入石缝,
心愿的伟大怎能去捕捉鲶鱼呢?
若不亲临磻溪之上,
又怎能知道石头的坚硬?

注释

  • 吕公:传说中的人物,常被视为隐士,象征追求自然与清净的生活。
  • 渭河: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陕西省。
  • 跪饵:指用膝盖跪着喂鱼,表现出一种恭敬和专注的态度。
  • 神专:意指精神集中。
  • 营鳣:指捕鱼,鳣是一种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之弟。苏辙的诗歌风格清新俊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辙晚年,他在生活经历中逐渐体悟到隐士的生活哲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坚守的价值。

诗歌鉴赏

《磻溪石》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描写吕公的隐士生活,表现了对内心宁静与坚守信念的向往。诗人以“跪饵留双膝”描绘了隐士的谦卑与专注,秉持着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同时,“神专能陷石”表达了集中精神所能达到的境界,暗示着内心的坚定与毅力。最后一句“不到磻溪上,安知自守坚”则引导读者思考:若不亲身经历,又怎能理解坚守的价值与意义。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写,展示了对自由、宁静与坚毅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吕公年已莫:指吕公年老,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2. 择主渭河边:隐士在渭河边选择了一位主人,象征着选择与归属。
  3. 跪饵留双膝:表现出对生活的专注与恭敬,双膝留在水中,象征着与自然的融为一体。
  4. 临溪不计年:在溪边生活,时间似乎不再重要,强调了内心的宁静。
  5. 神专能陷石:专注的精神可以让人沉入石缝,暗示着专注带来的成就。
  6. 心大岂营鳣:心愿大,但心中的追求与现实的距离,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7. 不到磻溪上:表达出一种亲身体验的必要性,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8. 安知自守坚:若不亲历,怎能了解坚守的艰辛与价值?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内心的坚守与宁静的重要性,反映了隐士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磻溪:象征着隐逸与宁静,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象征坚韧与不屈,表达内心的坚定信念。
  • :象征着自由与自然,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渭河位于哪个地区?

    • A. 陕西
    • B. 四川
    • C. 江苏
    • D. 安徽
  2. “神专能陷石”中“神”的意思是?

    • A. 神明
    • B. 精神
    • C. 神秘
    • D. 迷信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C. 对人生哲学的探讨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苏辙与苏轼的诗风对比:苏辙的诗多表现隐逸生活的哲理,而苏轼的诗则更为豪放,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辙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月下过南天门至古北口 晓行 绿阴野屋前海棠二株栽三年矣适值盛开喜而成咏 送萧颖士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路字刘太真撰序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路字 宿烟含白露 送薛大夫和蕃 宿烟含白露 金洲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蔓的词语有哪些 无尽无穷 轻甲 俗讲 匕字旁的字 日暮路远 齒字旁的字 九流宾客 万灵 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卢李 竹字头的字 仰首伸眉 虎字头的字 隽蹶 车字旁的字 聚沙之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