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36
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
作者: 曾廉 〔清代〕
春意幐芳陌。倚斜阳墙头盼望,杏花红拆。
何限才人多情兴,偏喜嫣红淡白。
只半臂轻寒休惜。绣幕珠帘重重地,
况蓬山无复珠帘隔。恩宠重,拜鸾掖。
锦官城上明蟾夕。看堂皇青娥排就,
金壶珊格。画戟门开如椽烛,叠叠绮罗芗泽。
正长夜歌筵人寂。班马高名南狐笔,
到而今石室余残碣。挥翰处,草齐额。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芳草萋萋的小路上。我倚着斜阳,站在墙头期待,杏花已红。
才子佳人情意绵绵,何止于此,偏偏最喜那嫣红与淡白的花朵。
只一半的手臂轻寒,何必惜惜不已。绣幕和珠帘层层叠叠,
况且蓬莱仙山再无珠帘的隔断。恩宠如山,拜见高贵的鸾鸟。
在锦官城上明月高悬的夜晚。看那堂皇的青娥排队而立,
金壶和珊瑚相映成趣。画戟门开,如同烛光照耀,层层叠叠的绮罗如同香泽。
此刻正是长夜,歌筵上人迹罕至。班马的高名在南狐笔下流传,
到如今石室里只剩下残留的碑碣。挥笔处,草木齐眉。
作者介绍:曾廉(约1660-1730),字惟清,号澄庐,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丽婉约。他的诗词作品常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表达了作者对春天与杏花的热爱,以及对才子佳人的向往。词中描绘了成都的美丽景象,流露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思索。
《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词作。开篇通过“春意幐芳陌”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氛围,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希望。接下来的描写中,杏花的鲜艳与淡雅引发了作者对才子佳人的思考,表现出他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词中描绘了绣幕珠帘、青娥排队等华美的场景,展现了成都的繁华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最后几句“班马高名南狐笔,到而今石室余残碣”,则表达了对文人墨客的追忆与感叹,反映了历史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珍惜,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人风雅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杏花”象征什么?
“倚斜阳墙头盼望”中的“盼望”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锦官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