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5:20
原文展示:
句 徐凝 〔唐代〕 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别白公试到第三桥,便入千顷花。 以上并见纪事 乱后见淮水,归心忽迢遥。 京都还汴口作 乍疑鲸喷浪,忽似鹢凌风。 呀呷汀洲动,喧阗里巷空。 竞渡。 见诗式
白话文翻译:
青山依旧,旧路仍在,白发苍苍的我醉醺醺地回到了故乡。 告别白公,试着走到第三座桥,便进入了千顷花丛之中。 这些内容都见于纪事。 战乱之后见到淮水,归乡的心情突然变得遥远而迷茫。 在京都返回汴口的路上所作。 忽然间仿佛鲸鱼喷水,又好像鹢鸟乘风飞翔。 汀洲上的动静,里巷中的空旷,都在竞渡中显现。 这些内容见于诗式。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自然景色和乡愁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晚年,经历了战乱之后,回到故乡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战乱后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归乡的情景。首句“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中间部分通过“别白公试到第三桥,便入千顷花”等句,展现了诗人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几句通过对竞渡场景的描写,反映了战乱后的社会氛围和诗人的复杂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战乱后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青山旧路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眷恋 B. 对战乱的感慨 C.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D. 对京都的向往
“别白公试到第三桥,便入千顷花”中的“千顷花”象征什么? A. 战乱 B. 繁荣 C. 变迁 D. 动荡
“乱后见淮水,归心忽迢遥”中的“归心忽迢遥”表达了什么? A. 对故乡的深情 B. 对战乱的感慨 C.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D. 对京都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